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是連接腦部與外部世界的一道墻。暢想一下,如果皮膚能夠傳達出人體內部的情況,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場面。目前,科學家研發出不少電子皮膚,可以實現這種神奇的功能。
蒙納士工程科研團隊開創醫療新時代。
隨著大眾對身體健康越發的重視,市面上健康監測設備層出不窮,但大多難有便攜性和專業性上的雙重滿足。蒙納士大學的科研人員在可穿戴電子設備領域取得了世界上首次突破,研發出了一種極薄極軟、韌性極強的可穿戴“電子皮膚”,它能實時反映身體器官健康狀況,為澳洲醫療保健領域開創了新時代。
“電子皮膚”可監測健康
蒙納士大學工程學院教授wenlong cheng攜手yan wang與shu gong兩位博士,歷時三年研發出了一種可伸縮式的電子皮膚設備——可穿戴“電子皮膚”,并為其申請了專利。這種新型可穿戴皮膚極為薄軟、韌性強,可佩戴或植入人體的任何部位,能夠與軟組織的機械性能相匹配,監測到肌肉緊張、血壓、膽固醇、葡萄糖等健康指標,并通過藍牙同步數據到手機等電子設備。
“電子皮膚”材質新突破
“電子皮膚”采用的是一種韌性和耐用性都極強的新金納米線薄膜,每條納米線的直徑相當于人類頭發的千分之一,每片薄膜可拉伸至其自身的9倍大而不斷裂。試驗證明,這款可穿戴“電子皮膚”即使在2000次拉伸和高達800%的釋放周期之后,仍可提供93%的數據準確性。
增強“電子皮膚”實用性
傳統治療過程中,病人的康復保健依賴于醫院的專業診斷工具,而這些工具僅限專人操作,因此造成了高成本、低效率等問題;而目前的可穿戴設備則又硬又笨重,舒適性不足,成本卻還很高昂。所以,設計出輕薄柔軟、便攜舒適的如皮膚般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就能克服限制,提高治療效率,節省治療時間,從根本上改善澳大利亞醫療保健現狀。
正如cheng教授所說:“我們需要電氣工程、數據科學、臨床醫學、最終用戶及業界組成多學科團隊來共同合作,將這種創新的理念和技術投入到現實生產中。”蒙納士大學的研究小組希望盡快將可穿戴“電子皮膚”進一步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為澳大利亞醫療事業做出貢獻。
來源:阿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