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只要有人,就會有環保產業!”20日下午在南京六合舉行的首屆節能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學教授王超給出了這樣的結論。近年來,為做大做強節能環保產業,六合區多措并舉集聚創新資源,主力企業規模發展。
節能環保產業是六合區主導產業之一,上世紀80年代,藍深集團的水處理設備享譽全國市場,為六合區的環保節能產業埋下了一顆種子。目前,六合區已有247家節能環保類企業,形成了以賽萊默(南京)有限公司、藍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為龍頭的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并有5家環保類新型研發機構落戶。六合高新區節能環保產業今年預計完成工業規模產值17億元,同比增長60%,已經形成了較強的產業集聚效應。
在南京的高新園區的總體布局中,目前只有六合與高淳兩個高新區的主導產業中有節能環保產業。今年以來,六合高新區以節能環保產業“1121”工程為抓手,成立1個節能環保產業創新發展聯盟,建設1個節能環保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籌建2支節能環保基金,規劃建設1個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區。本次峰會上,六合區節能環保產業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節能環保產業創新發展聯盟、中關村智慧環境產業聯盟南京區域聯盟正式揭牌。同時,還有一批節能環保產業技術和合作順利簽約。
節能環保產業的技術方案成型之前,對技術內容的檢驗檢測是必須要做的前道環節,但購買高價值的檢驗設備,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成本,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六合區的做法是成立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將為產業鏈上所有企業提供檢驗檢測服務,政府通過發放科技服務券的形式,對相關企業免費或優惠開放,降低企業的設備投資。”南京拜思特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環保產業創新發展聯盟秘書長周曉飛介紹,總投資2萬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將新購一批設備,實現對水、氣、土的常規檢測項目全覆蓋,基本滿足轄區企業的所有需求。
目前,國內節能環保產業的市場規模達到1.35萬億,節能環保也是南京市六個“千億級”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六合的節能環保產業下一步在何處實現突破?王超的建議是核心技術和新材料,“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通過不斷創新研究新材料,六合才能將整個產業發展壯大,并形成規模。”六合區區長戴華杰也表示,六合將以簽約合作項目為抓手,加快推動節能環保領域產業集聚,努力貫通上下游企業,全力打造節能環保產業創新發展的新高地。
來源:新華報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