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棄物的進口在我國一直有著不可忽視的低位,其中在05年之后,進口量急劇增長,以12年為例,我國固體廢棄物進口量約5000萬噸,總價值達 400億美元。但令人不解的是,目前我國每年也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廢棄物,但海關記錄顯示并未出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為何在本國固體廢物資源充足的情況下, 仍然有大批量的貨源從國外進口呢?
這恐怕就要歸咎于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垃圾回收體系了,我國廢物回收主要靠小商小販完成,居民垃圾分類意識還未普及,導致了國內固體廢物中往往是生活垃圾、廢紙塑料、石頭沙子甚至醫療垃圾摻雜一起,回收利用既費時又費力。
本國回收不利,而歐美等發達國家已建立起較為成熟的回收產業鏈條,為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這些國家對固體廢物的態度逐漸傾向于以本土消化為主。一些質量好、容易回收的固體廢物留在它們國內消化,回收難度大、分拆成本高的固體廢物出口到其他國家。
所以我國必須在在固廢物回收再利用上積極尋求出路,與其到國外去進口固廢物,還不如倒逼國內盡快建立其較為完善的廢物回收利用體 系。目前國內已有寧波鎮海、天津子牙、廣東肇慶、山東煙臺、河北文安、江西鷹潭、江蘇張家港、廣西梧州等8個進口固體廢物加工園區通過驗收投入運營,此外 還有10個園區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來源:卓創資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