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
2016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共為企業降成本超過1010億元,成為全國“發力供給側,破題降成本”的佛山樣本。
提質
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綜合合格率達到94.3%,比2017年提高0.8%。截至2018年9月,企業累計參與制(修)定1735項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累計制定實施聯盟標準219項;中國馳名商標160件,580個產品獲廣東省名 牌產品稱號。
增效
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95.49%,比2017年同期提高10.2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7.5%。
11月17日,《瞭望》周刊刊發題為《佛山萬億民營制造“大象起舞”》通訊,報道佛山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特別民營制造創新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創造的典型經驗。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三年以來,佛山立足制造之本,綜合施策為企業清費減稅降成本,致力于打造全國制造業成本的“洼地”。同時,深入推進工業產品質量提升,實施“以質取勝、技術標準、品牌帶動”三大戰略,打造“中國制造”的最高品質。多管齊下,組合發力,佛山市場主體正煥發出蓬勃活力與內生動力。
減負
為企業發展按下快速鍵
近年來,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的持續上漲,不斷擠壓制造業的利潤空間。佛山緊緊抓住降低企業成本這一“牛鼻子”,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難題。
早在2016年,佛山就制定出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計劃,從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稅負成本、運營成本、社保成本、財務成本等方面入手,幫助企業在轉型升級中輕裝上陣,不斷改善企業發展環境;2017年,出臺9類18條清費政策,推出“佛十條”,加大安排扶持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構建清理收費、綜合降本、政府補助的“清”“降”“補”三位一體機制,進一步擴大企業降成本范圍;此外,專門設立總規模5億元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培育出以“眾陶聯”為代表的市場化降成本平臺,扶持企業內部開展降本增效行動。
今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佛山圍繞“降”字再下功夫,把降低企業外部成本和降低企業內部成本結合起來,堅持政府幫扶引導和企業內部挖潛降負雙向發力,全方位構建降本減負增效長效機制,打造制造業成本“洼地”,不斷增強企業獲得感。2016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共為企業降成本超過1010億元,成為全國“發力供給側,破題降成本”的佛山樣本。
減稅降費,放水養魚。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1.51萬戶,同比增長28%。對佛山企業來說,降低成本不只是加減效應,更是乘除效應,有更多的資金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改善銷售宣傳模式,促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
企業輕裝上陣,信心更足。廣東昭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鳳儀說,之前我們在投資方面還有猶豫,現在我們信心滿滿,要立刻行動起來。梁鳳儀透露,昭信將一如既往堅持“智能制造 大健康”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為推動佛山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提質
瞄準中國制造最高品質
除了真金白銀為企業減負外,佛山還大力推進工業產品質量提升,加快打造中國制造最高品質,打出一套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組合拳”。
“新明珠旗下麗珀智能馬桶,僅馬桶蓋就有200個零配件,完成組裝需要70多個工序,在面市前需要經過23道工序檢測,在市場上頗受消費者信賴?!毙旅髦橹悄荏w事業部生產工廠廠長羅榮發說。
“去日本買馬桶蓋”曾刺痛中國制造的神經?!胺鹕教沾尚l浴產業發達,我們就是要知道,佛山馬桶蓋與日本的差距在哪里?”佛山狠抓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引導和幫助企業開展智能馬桶產品與世界知名品牌馬桶質量標準比對工程,形成全國首 個中外智能馬桶蓋實物質量和標準對比報告,并成功突破加熱器、控制器等4個主要關鍵部件的技術,研制出“瞬間加熱裝置”“小水箱速熱器”等12項新技術,產品質量和舒適性有了大幅提升。經過兩年努力,佛山智能馬桶質量攻堅取得良好成效,一線品牌如箭牌、恒潔、麗珀、法恩莎、安華、浪鯨等得到廣大消費者認可。
在智能馬桶蓋之外,佛山還完成家用燃氣具、電飯鍋產品質量比對研究提升工作,啟動鋁合金建筑門窗等5類產品的質量比對研究提升工作,實施質量比對研究民生工程達8個。同時國家鋁型材及門窗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正式批準成立,廣東省質量監督高分子材料及制品檢驗站(佛山)通過省級授權質檢機構驗收。
一個馬桶蓋所折射出來的,是一個制造業大市加快推動制造業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戰略性轉變。
2017年6月,佛山召開打造“質量佛山”工作推進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出臺《佛山市工業產品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實施“以質取勝、技術標準、品牌帶動”三大戰略,加快建成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瞄準中國制造的最高品質。
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綜合合格率達到94.3%,比2017年提高0.8%;新獲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企業1543家。
增效
對標先進參與國際競爭
2017年5月,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在佛山調研時評價,佛山經濟已基本處于品牌經濟時代,在區域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建設方面都具有雄厚的基礎和有力的優勢。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佛山持續加快培育壯大細分行業龍頭企業,旨在真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區域產品質量的整體提升,爭創更多“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目前已培育細分行業龍頭企業370家。
目前,佛山共有580個產品獲廣東省名 牌產品稱號,5家企業獲得“廣東優質”品牌認證稱號,58件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連續多年居全省第 一。此外,中國馳名商標160件,獲批創建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13個,居全國地級市第 一。
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佛山制造業還必須提升國際競爭力,借“一帶一路”倡議等機遇通達世界,將品牌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
產品走向全球,標準是生死線。佛山主動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大力提升聯盟(團體)標準引領產業集群水平,積極推動社會組 織、產業聯盟和企業積極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內標準化活動,大力爭創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標準實施應用示范試點和標準創新貢獻獎,推動產品向優質化、標準國際化、品牌高端化、生產智能化、品種多樣化等方向發展,讓全國乃至全球家庭愛上佛山制造。
目前,我市推動企業參與制(修)訂91項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累計1735項;引導扶持企業將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為技術標準,制定先進標準15項,累計達342項;選取家電、家具、機械裝備等重點行業,指導制定實施34項聯盟標準,累計制定實施聯盟標準219項。
佛山泛家居品牌產品展示體驗館為佛山制造揚帆出海探索一條新路子,三年來相繼在伊朗、匈牙利、馬來西亞、美國等多個國家開館。
佛山紅獅陶瓷有限公司將園林建筑琉璃瓦件、陶土劈開磚等產品帶到美國館展出,引起不少客戶興趣。紅獅陶瓷銷售副總經理馮敏貞說,體驗館的展覽方式新穎,企業知名度得到提升。同時企業根據參展情況,了解國內外產品現狀與行業發展趨勢,為制定下一步發展戰略提供參考。
來源:佛山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