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長周期底部的民船制造業目前正緩慢回升。記者近日從中國船協獲悉,前10個月全國承接新船訂單284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1.4%。業內專家表示,2016年是民船周期底部,2017年全國新造船訂單同比增164%,已顯回暖。今年前10月的數據延續了2017年以來的回升勢頭,逐步復蘇趨勢進一步確立。據悉,日前,外高橋造船獲得總價36億元的散貨船訂單,是今年外高橋造船收獲的最大民船產品訂單。
我國船舶工業最新的經濟運行數據可謂有喜有憂,造船企業三大指標兩增一降,整體處于周期底部。
據統計,1月至10月,全國造船完工302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4%;承接新船訂單284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1.4%。10月底,手持船舶訂單854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2%。
造船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比仍在下降。統計數據顯示,1月至10月,全國船舶行業80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15億元,同比下降10%;利潤總額14.8億元,同比下降22.1%。
不過,新造船訂單的回暖已經持續了近兩年時間,預示著造船業正在走出低谷。加之新造船價格逐步抬升,疊加船鋼板價格下降,船企盈利水平有望“水漲船高”。
記者注意到,中國新造船價格指數cnpi顯示中國的三大主流船型價格仍在緩慢上升,升幅為0.4%至819點。其中,干散貨船綜合指數cndpi升0.5%至848點,油輪綜合指數cntpi升0.2%至864點,集裝箱船綜合指數cncpi升0.6%至851點。
來源:上海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