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湖州市東吳國際廣場的東塔樓塔吊操作室,有一位來自四川的塔吊司機張秉忠,50歲的他來湖州已經第三個年頭,從到湖州的第一天起,他就擔任了工地上最高塔吊的司機,也親眼見證了湖城近兩年的突飛猛進。昨天,記者來到東吳國際施工現場,跟隨張師傅一起體驗了一次炎炎夏日下湖城最高點的工作環境。
上機先過兩道&ldquo坎&rdquo
清晨6點,當這座城市里大部分人還沉浸在睡夢中時,張師傅帶著記者乘坐施工電梯來到東塔樓55層。通往塔吊的通道懸空架設在大樓和塔吊間。&ldquo這里已經有240米高了,也是通往塔吊操作室最快的路。&rdquo說完張師傅就走了過去。雖然他一直在強調通道很安全,但畢竟沒有太多高空行走的經歷,記者踏上去時特別緊張,生怕腳手架墜落,到達塔吊云梯時,手心、額頭全是汗。張師傅告訴記者,這個懸空通道可以說是通往操作室的第一道坎,而第二道坎便是72米高的云梯,他每個工作日平均要徒手上下爬三趟。稍作休息,張師傅便麻利地爬起了云梯,&ldquo手一定要抓緊&rdquo、&ldquo盡量不要向下看&rdquo&hellip&hellip這是記者爬云梯時張師傅一直叮囑的。看起來簡單的動作,到了高空特別危險,加上太陽的暴曬和炎熱的天氣,整個爬梯過程相當吃力,剛爬了兩分鐘,記者便氣喘吁吁、汗流浹背、雙腳發軟,體力和心理的壓力甚至讓記者一度想要放棄攀爬。在經過近20分鐘的爬梯后,記者終于來到離地310米高空的塔吊操作室。
全方位日曬遮陽靠報紙
張師傅工作的操作室只容得下一人活動,而他的左右兩邊、前方以及腳下都是透光的玻璃,強烈的陽光從四周射進艙室,張師傅每天都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待上9小時。&ldquo中午最熱的時候就像蒸桑拿,&rdquo張師傅一邊熟練地操作起塔吊,一邊說,&ldquo操作塔吊時操縱桿不能離手,擦汗都來不及!&rdquo雖然兩邊的窗戶糊了一層報紙,但遮陽效果顯然非常有限。在張師傅操作臺正上方,一臺電扇正在工作,它也是這里唯一的降溫工具了。&ldquo稍微有點用,但大熱天吹的也是熱風。&rdquo
沒有廁所控制飲水是關鍵
記者發現,雖然操作環境炎熱,出汗量大,但張師傅喝水卻特別有節制。他告訴記者,水喝多了容易上廁所,而塔吊上是沒有廁所的,只能憋著。&ldquo寧愿口渴也不能喝多。&rdquo這是他這么多年來塔吊司機的經驗之談。張師傅指了指一旁的空瓶子,&ldquo如果實在憋不住就撒這里面,下樓的時候帶下去扔掉。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rdquo
膽大心細眼神好
采訪中,張師傅告訴記者,他從事這項工作已經有12個年頭了,來湖州之前,蘇州環球188以及東方之門、南京明江新城等他都造過,還參與過水電站、發電廠等工業設施的建設工作。而東吳國際是他參與過的最高的工程項目,&ldquo做這個工作膽子要大,畢竟高空作業需要爬上爬下的而操作時又需要足夠的細心,差之毫厘就有可能發生意外操作室距離地面往往百米以上,對視力要求也十分苛刻。&rdquo從業以來,張師傅沒有發生過一次事故。據張師傅估計,忙的時候一天就要吊起50噸建筑材料。
采訪臨近結束時,張師傅告訴記者,&ldquo我來湖州三年了,現在湖州到處都是工地,有很多像我這樣的工人在太陽底下辛苦勞作,除了來賺錢,更渴望被人們所理解、接受和認可。&rdquo
來源:湖州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