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中上旬,氣溫明顯下降,紡織行業內景氣如同這天氣頗感涼意,實際訂單均以一單一談為主,部分原料出現降價拋售的現象,促使價格出現高低分離的現象。上游原料價格繼續回落,新棉銷售價格難以提振。紡紗廠補充庫存動作推遲,受買漲不買落的心態影響,觀望為主。上周美國中期選舉結果出爐后,美國股市的大跌和美元指數的再度飆升,對國內外棉花期貨價格均有所提振。但面對市場實際需求平淡,似乎難以改變現貨市場。臨近年底,市場實際需求將繼續走談,那么這種弱勢局面還要維持多久?
11月5日至9日,棉花價格整體小幅下跌。國內棉花價格由15670元/噸小幅下跌至15606元/噸,價格下跌64元/噸,降幅0.41%,棉花價格的持續下跌,致使軋花廠出現關機狀態,現貨市場悲觀情緒延續;鄭棉期貨周三開始在國際市場的影響下,有所回升,但平均價格仍由周初的15563元/噸小幅下滑至周五的15515元/噸,價格下跌48元/噸,降幅0.3%;國際棉花m價格由15340元/噸微調至15353元/噸。
11月5日至9日,短纖價格持續下滑。滌綸短纖價格由9850元/噸下跌至9400元/噸,價格下跌450元/噸,降幅4.6%,雖滌綸短纖價格出現習慣性下滑,但工廠出貨較為積極;粘膠短纖價格由14750元/噸下跌至14元/噸,價格下跌250元/噸,降幅1.7%,本周粘膠短纖的價格由上周的陰跌直接表現為下跌,部分大廠周末時出現降價拋貨現象,市場形勢被動。
11月5日至9日,受原料價格及需求下滑影響,紗線價格繼續呈現低迷狀態。人棉紗30s價格由19700元/噸下跌至19550元/噸,價格下跌150元/噸,跌幅0.8%;全棉32s價格由23800元/噸下跌至23700元/噸,價格下跌100元/噸,跌幅0.42%。
進入11月中旬,在大背景貿易戰下,棉紡織品市場內需總體平淡,價格將延續偏弱態勢。隨著臨近年底,為刺激消費及資金回籠,將出現部分大廠訂單底價出售或低價拋售,同類產品出現較大價差現象將會短時間內存在,庫存較大的部分工廠表示后期將考慮關停或限產。從原料到紗線市場,在沒有重大利好消息刺激的情況下,預計當前弱勢狀態將持續到今年年底甚至明年年初。
來源:中國紗線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