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網訊 第三屆江蘇省科協青年會員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獲獎名單出爐啦!昨日,記者從市科協了解到,今年市科協共推薦30個項目參加決賽,8個項目入圍決賽路演,經過激烈的角逐,揚州的“高活性人源益生菌腸道健康發酵乳制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生命科學創新組三等獎,“多元腫瘤標志物化學發光陣列芯片檢測儀”等4個項目獲優秀獎。此外,揚州市科協獲得優秀組織獎。
【三等獎】
建立長壽村資料庫
分離本土高活性人源益生菌
益生菌被科學地定義為活的微生物,當它被適當地管理時,會給宿主帶來健康益處,益生菌發酵乳制品在生活中也較為常見。此前,曾有媒體報道,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益生菌產品多采用國外菌群菌種,國內有自主知識產權且已經實現產業化的菌種較少。
不過,此次由揚州市揚大康源乳業參與路演的項目“高活性人源益生菌腸道健康發酵乳制品研發及產業化”,建立了我國最大的長壽村人源益生菌種質資源庫,累計分離得到了2200多株乳酸菌,對菌種庫中的乳酸菌進行篩查,高效篩選獲得6株本項目產品的人源益生菌菌株;建立了多菌株益生菌共生發酵技術體系,發明了抗氧化作用益生菌發酵乳制備方法等功能發掘技術,將替代國外進口菌株,有助于中國本土益生菌的產業化發展。
提高穩定性
保質期延長至45天
市科協學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過去的10年里,隨著科學家開發出深入研究微生物組的工具,對益生菌的研究也在加速。“此次推介的這一項目研發是基于國人自身的胃腸道的人源益生菌,而且能夠產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發酵劑,可在乳品發酵行業應用,并延伸到益生菌健康產業和功能食品中應用。項目產品之一益生菌菌粉利于運輸和貯藏,食用方便。”
據悉,益生菌發酵乳產品作為低溫、活菌型產品,活菌數量與活性喪失太快,容易影響產品功能特性的發揮,“此前我國益生菌發酵乳的貨架期一般小于21天,因此提高活菌數量、穩定活性成分,一直是益生菌發酵乳重要研究課題和發展方向。”該負責人表示,而這一項目通過研究基于益生菌間、益生菌與代謝產物、益生菌與環境交互脅迫適應機制的活性穩定技術,提高了生產、貯藏過程中不良環境的適應性和穩定性,產品在2℃-6℃儲存,保質期延長至45天。
【優秀獎】
檢測腫瘤標志物
結果準確、靈敏度高
人們常常“談癌色變”,不過究竟如何預防腫瘤?其實在身體檢查時,就有一個項目——腫瘤標志物檢測。市場上商業化腫瘤標志物檢測儀都局限于單一檢測,易出現假陰性現象,價格昂貴且樣品通量不足,因此無法實現大規模普及。此次在省科協青年會員雙創大賽上,由揚州大學路演的項目“多元腫瘤標志物化學發光陣列芯片檢測儀”,展示了他們研發的“多元腫瘤標志物陣列芯片檢測儀”,在檢測腫瘤標志物時,不僅結果準確、靈敏度高,檢測快速、成本低,還可同時檢測多種指標腫瘤標志物,有望實現癌癥聯合準確檢測及大量樣品的癌癥早期篩查診斷。
腫瘤標志物是指存在于細胞、組織和血液中,可以使用生物、化學、免疫學或分子生物學的方法進行定性或定量檢測的指標。腫瘤標志物不僅可以協助臨床醫生診斷腫瘤、分析病程,還可以指導腫瘤治療,監測腫瘤是否發生復發或轉移,判斷腫瘤治療的預后。
300秒即可快速成像
儀器可同時檢測32個芯片
“揚州大學的這一路演項目,提出了一種多元腫瘤標志物陣列芯片化學發光成像檢測系統,通過采集患者血清樣品加入芯片中,再將芯片放入儀器,300秒即可快速成像并準確檢測出多項腫瘤標志物指標,儀器可同時檢測32個芯片,并通過條形碼進行數據傳輸。不僅可準確檢測已存在的腫瘤狀況,也可發展于大量樣品的癌癥早期篩查診斷。”市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系統具有檢測結果準確、檢測快速、成本低、可視化監測等優勢,有望打破國外對腫瘤診斷儀器市場的壟斷。
據了解,他們的研發產品初期主要應用于癌癥篩查診斷領域,未來還有望向感染性疾病、性激素檢測等醫學檢測指標檢測延展。讓用戶能夠精確地定義和預測自身健康狀況,使得臨床的決斷、風險的預測更為精確,將醫療健康行業的發展從治療向預防轉變。
來源:揚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