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年初提出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后,山東近日再度發布《關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這一重磅文件,給各高耗能行業特別是今年陷入發展困境的山東地煉指明未來發展的清晰路徑。
金聯創認為,該《方案》直接大幅提高地煉生存門檻。《方案》對于地煉行業轉型升級確定了具體目標,力爭到2022年,將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區和煉油能力在300萬噸及以下的地煉企業煉油產能進行整合轉移;到2025年,將萬噸及以下地煉企業的煉油產能分批分步進行整合轉移,全省地煉行業原油加工能力由目前的1.3億噸/年壓減到9000萬噸/年左右,成品油(汽煤柴)收率降至40%左右。
金聯創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維持正常或間歇生產(剔除長期無效產能)的山東地煉約51家。其中,根據地煉官方口徑,一次加工能力在300萬噸/年以下煉廠占到60%,一次加工能力在萬噸/年以上地煉僅占到20%左右。由此來看,未來三至六年將有近80%的現存山東地煉被整合轉移,地煉將大幅減量,現有產能將壓減30%左右。
在對地煉減量整合及產能壓減后,對標國際及沿海七大煉化基地的千萬噸級民營煉化一體化項目,山東省將建設自己的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根據《方案》,到2025年,按照轉型升級目標確定的產能壓減比例,基本完成煉油能力在萬噸及以下地煉企業的優化整合,規劃建設適應山東省化工產業高端發展需要的2000萬噸國際領先水平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形成“油頭化尾”一體化產業模式,實現煉油與下游高端石化產品生產的平衡發展。
來源:經濟參考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