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位中國ai主播 你的工作能被人工智能替代嗎
11月7日,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搜狗公司ceo王小川、新華社副社長劉思揚、搜狗公司智能語音事業部總經理王硯峰和著名主持人邱浩聯合帶來了一場跨界產品發布會:搜狗與新華社合作開發、全球第一個“ai合成主播”正式亮相。
據報道,這個“ai主播”不僅和真人一樣會播報新聞,而且永不出錯、永不疲倦、永不休息。人們一直擔心“ai”有朝一日會在某些行業取代人類,那么現在,“狼”終于來了?
“ai主播”入職新華社
“大家好,我是人工智能主持人,這是我來新華社的第一天”,這段自我介紹,來自于正在烏鎮召開的互聯網大會。搜狗公司與新華社合作開發了全球第一個全仿真智能合成主持人,其嘴唇動作和面部表情都是基于新華社的兩位真人主播。
據報道,ai合成主播,突破了以往語音圖像合成領域中,只能單純創造合成形象,并配合語音輸出唇部效果的約束,極大地提高了觀眾信息獲取的真實度。同時,利用“搜狗分身”技術,“ai合成主播”還能實時高效地輸出音視頻合成效果。在“搜狗分身”技術的支持下,使用者通過文字鍵入、語音輸入、機器翻譯等多種方式輸入文本后,將獲得實時的播報視頻。這種操作方式將極大減少新聞媒體在后期制作的各項成本,讓新聞視頻的制作效率有了極大的提高。
真人主播“飯碗”難保?
有人可能會哀嘆,“ai”主播的興起會大大壓縮人類主播的生存空間。人類主播真的會被ai完全取代嗎?也未必。
相較于ai合成主播,人類新聞主播終究有其不可替代性。新聞主播在播報時不僅僅在傳播新聞信息,更是在與受眾進行情感交流。在災難發生時,人類新聞主播會自然流露出對于不幸的悲憫與同情;在節日來臨時,人類新聞主播會以一種欣喜昂揚的姿態面對受眾。這些表情、語調,ai合成主播可以模仿,但終究缺少一份來自人類內心深處的共鳴。
從受眾的角度來說,ai合成主播可以滿足最基本的信息告知功能,但是在情感需求的滿足層面,高度智能的ai遠遠不如有血有肉的人類新聞主播。另外,ai合成主播目前停留在播報階段,在獨立進行深度思考方面有所欠缺,而人類新聞主播憑借人類的智能邏輯可以在直播過程中對新聞稿件進行隨機應變的靈活處理,這一點也是人類新聞主播不可替代的部分。
ai改變生活已迫在眉睫
“人工智能是一次技術革命,就像當年移動互聯網來的時候,所有的企業都要擁抱移動互聯網。今天人工智能來的時候,可能我們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擁抱人工智能。”這是小米創始人雷軍在今年互聯網大會上關于人工智能的一番表達。
在今年“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記者看到,百度公司展位上由車聯網驅動沒有駕駛艙、方向盤的無人駕駛小巴,人工智能技術成為絕對的目光聚焦中心,現場甚至不乏許多體驗者發出感嘆:現在的人工智能技術已如此先進。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面對這一難得的歷史性發展機遇,一時間人工智能領域的各項競爭愈演愈烈。在昨天下午舉行的“企業家高峰對話:新時代的數字經濟”論壇上,百度集團董事長李彥宏、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等針對人工智能等問題進行了自己的解讀。
“過去20年是互聯網時代,未來30到50年是人工智能的時代,這是一個跟我們過去熟悉的互聯網很不一樣的時代,我們需要不斷地去適應這樣一個新的時代才有可能抓住相應的機會。”李彥宏表示,我們正在從互聯網時代向人工智能時代轉變。
來源:川北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