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蘭順正
策劃:宋雅娟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在現代戰爭中,無人機已經不可或缺,但是相應的,各種反無人機手段也應運而生,像小型防空導彈、激光、電磁槍、受過訓練的猛禽等,這些都給戰場上無人機的生存帶來了巨大挑戰。而有一種方法可以讓無人機突破層層阻撓,那就是用炮打出去。
(圖片來自網絡)
由于電子技術的發展,現代偵察設備已經能夠控制在足夠小的體積和重量,使其能裝入炮管。同時現代大口徑火炮射程已經達到40多千米,大口徑火箭炮的射程也可達100~200千米,已可以滿足一般無人機的任務半徑需求。再加上大口徑遠程火箭彈的發射是一個較長時間的勻加速過程,對于微型無人機的光電設備、發動機以及驅動伺服機構等精密設備的抗過載要求不高,于是炮射無人機就應運而生了。炮射無人機是無人機技術與傳統彈藥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具體來說就是以身管火炮的炮彈或大口徑火箭彈作為運載工具,將無人機“折疊”在炮彈中,發射到預定目標區域上空執行相應任務。
炮射無人機的最大特點,就是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強。現代戰爭雙方對于天空可謂是層層設防,不管是固定翼飛機、直升機乃至巡航導彈、彈道導彈,都有針鋒相對的防御攔截措施,唯獨對炮彈和火箭彈現在還留有一定的“缺口”。炮射無人機乘著炮彈或者火箭彈跨越戰場上空,不但飛行速度快、目標特征小,而且發射成本低,可同時齊射靠數量突防或混雜在普通炮彈中。因此炮射無人機可快速突破敵方防線到達所需位置和飛行高度,在突防能力上遠強于固定翼無人機和無人直升機。
另外,炮射無人機借助了炮彈的速度和飛行高度,對自身的航程航時要求降低,同時大都一次性使用無需考慮回收,所以可大幅節省無人機出航時所需的燃料和航時,無人機自身只需攜帶少量的燃料完全用于執行任務。
鑒于以上優點,各國目前都在開發自己的炮射無人機。
如美國陸軍已裝備名為“快看”的炮射無人機。“快看”長約1米,重約40公斤,可由美軍的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發射到50公里外地方執行任務。在炮膛內時,“快看”的外形與普通彈丸相同。當它被榴彈炮以289米初速發射升空后,它會像普通炮彈一樣朝目標所在方向作慣性飛行,當飛到一定距離與高度時,它會按程序展開舵面、彈翼和啟動自身發動機,瞬間變成一架可執行種種任務的無人機。
(圖片來自網絡)
而最近網絡上有視頻詳細披露了俄羅斯bm-30“龍卷風”火箭炮9m534偵察火箭彈的工作過程,這種偵察彈能夠釋放出一個t90微型無人機從而達到預先抵達目標上進行偵查校射的目的。
(圖片來自網絡)
2015年2月,中國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曾經展示過一款國產“天眼”炮射無人機。據悉,國產“天眼”炮射無人機在用于偵查的同時,還能依靠機載計算機中預置的目標特征,自動搜索坦克、裝甲車輛等典型目標,在發現定位目標后,由激光指示器對目標進行編碼激光照射,引導我方激光制導炮彈或者導彈對目標進行打擊,打擊完成后判斷打擊效果,確認目標摧毀后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
來源:光明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