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張瑋瑋 白永利
競速無人機運動作為一項賽事興起僅僅3年左右時間。在中國發展的現狀如何呢?記者采訪了國家隊主教練李丹,他此前是遙控直升機特技國家隊主教練。他告訴記者,正規的國家級無人機競速賽事在中國這也是頭一遭。賽前20天,國家隊進行了2次集訓,每天訓練時間7-8小時。
李丹介紹,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隊競賽器材差距不大,尤其是有“無人機之都”深圳的支撐,硬件條件非常好。但是技術方面與國外存在差異,主要原因一是中國選手日常飛行性質、練習形式不如國外選手專業、正規,尤其是時長不夠。二是選手的賽事鍛煉積累不夠。國家隊希望通過這次世錦賽著力縮短差異。
目前在國際上,已經出現了諸如美國drl聯盟、ndrc(美國無人機錦標賽)、games of drones等諸多聯賽,各個國家對無人機競技運動也越來越重視。
這次世錦賽上,13歲的法國小將thomas是頗受關注的一位超級新星,他在去年的fai世界無人機大賽中最終排名第三。托馬斯說,法國無人機競速協會專門從3000位青少年選手中選出了4人代表參賽。killian告訴記者,目前法國大約有10名青少年在練習無人機競速運動。
陳頌文說,社交網站“臉書”上最大的無人機競速討論組人數為3萬人。中國常常參賽的無人機競速選手約為200-300人,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深圳。外國運動員因為有專門場地所以訓練時長可以達到每天7小時左右,比中國選手多1-2倍。而且國外無人機競速專業化比賽比較多,選手職業堅持度也會更高。
李丹表示,如果無人機競速要在中國成為一項常規的競技運動長期發展下去,培養選手最需要的就是安全可飛、設施完善的實訓場地。去年開始國家航管中心在多地推動建立更多航空飛行營地和青少年航空模型飛行營地。中國選手們也呼吁,希望各方能為無人機競速運動提供更多專業訓練場地。
國家體育總局2016年出臺的航空運動產業發展規劃了“2020年總規模2000億元”的大市場,其中也特別提到了無人駕駛航空器(無人機、航空模型、航天模型)進課堂等形式,對無人機等業態進行了支持。
與此同時,無人機競速也得到諸多知名無人機企業的關注。無人機行業領軍公司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是本屆無人機世錦賽的賽事支持單位。而早在2016年9月,大疆就發布snail穿越機動力系統,來布局競技無人機產業。另一家初創公司d1,則在深圳舉辦了第一屆無人機亞洲杯競速表演賽。
來源:晶報數字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