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018智電汽車投資者大會在武進高新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汽車領域專家、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圍繞“破舊局、立新路”的主題展開討論,探尋汽車產業轉型之路,挖掘投資價值與合作機會。
以下為大會嘉賓對話環節實錄:
主持人:德勤汽車行業領導合伙人 周令坤
對話嘉賓:商務部研究院外資研究部主任 馬宇
對話嘉賓: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黃雷
對話嘉賓:大唐電信車聯網技術總監 張杰
周令坤:謝謝幾位嘉賓的時間,給我們的題目是政策變革中的競爭與合作,為什么有這樣的題目?大家在下午場的時候,主持人也提到一點,汽車行業是有準入的,是很典型的受控的,事關安全、事關人的生命,很多條款必須符合法律法規的約束。政策宏觀調控來看,以往比較多的產業規定來自于兩三個部委比較多一點,但大家注意一點,在去年的時候,2017在國家級的部委里面有18個部門出臺了和汽車產業相關的政策,如果加上地方的政策,無論扶持型還是約束型的有200多項出臺。所以這么多政策代表了引導方向,作為企業或者作為機構到底怎么來看待這個事情?我想是我們今天接下來半小時討論的主要內容。在嘉賓開始討論之前簡單說一點,為什么汽車行業這幾年這么火或者這么難,受到關注這么高,一方面的確是很多新興技術催生了很多業務形態、新的產品、跨界的融合,更重要的原因它代表的市場大,到2020年中國汽車廣義出行市場15億,對國家的國民經濟的影響比較明顯,受到的關注度也非常高。
接下來有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首先介紹一下自己和自己所在的機構,第二個問題,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和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出臺的政策非常多,在貿易戰的背景里面提到這么多政策,會對合資合作帶來什么樣的直接影響?隨著行業發展,傳統價值鏈發生重組,行業里面的合作領域和合作模式會發生什么變化?請三位嘉賓比較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
馬宇:謝謝主持人,大家好。我是馬宇,來自于商務部研究院,大家知道,在我們國家有關政府職能分工定位里面,商務部是負責有關涉外經貿事務的,剛才也談到了,在原來的時候涉及有關的汽車產業政策主要是兩三個部委,那兩三個部委里面首先第一個是發改委,另外一個是工信部,還有一個是商務部,商務部這里面涉及到兩大部分,一個是汽車的進出口貿易政策,包括國內貿易政策,還有一個是合資,外商投資政策。所以我們研究院對有關的汽車政策進行了研究,雖然不是業內的,不像各位專家那么專業,但是我們從有關的涉外的方面進行過政策研究。
剛才談到現代汽車有關政策的變化,有什么樣的機遇和挑戰?我說一下個人的基本判斷,最近一段時期以來,我們國家的汽車有關政策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但是我個人的看法是這并不是根本性的或者說不是顛覆性的,更多還是一些政策的微調,大家應該也看得出來。這里邊還有兩個問題,差異比較大,第一個,大家可以看一下,國外的要求和我們國內的進展差距比較大,在中美貿易戰里面大家看的很清楚,特朗普政府對于中國的汽車一直緊盯的,包括中國汽車進口關稅、有關的貿易壁壘,這都是專項在談。我們國家前不久汽車進口關稅降了一些,但是是不是達到國外的要求了,包括我們國內消費者的預期了呢?好像還有差距,當初汽車進口關稅調下來以后,國內都有人算了,100萬左右的車,最后降稅降了幾萬塊錢,這個對于進口車、進口規模的影響,包括國內消費者影響不是很大,還有其他的方面,涉及到貿易里面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第二個,涉及到合資,大家都知道,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對于汽車的物理限制做的是過渡性開放,今年、明年、2022年全部開放,這個又跟大家預期不一致,跟國外的要求不一致。
在我們2001年簽署加入wto議定書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是否如期開放,現在已經過去16年了,我們汽車又來了過渡期開放,內外的要求差距比較大,這是一個方面,這里邊會限制到后續的發展。國內改革和開放的問題,我們現在看國內汽車有關產業政策調整,比較多的還是在開放方面,我們說的進口問題和合資問題,但是其他的國內改革是不是也相應的大幅度推進了呢?我個人還是感覺好像國內的改革還是有所滯后,包括到現在為止,我們整個國家的汽車產業,你去看看現在整個生態格局,我們就說所有制結構看的出來,從內資來說基本上還是國有資本,也有一些民營資本,那個相對來說占的比重比較低。這個就是大的方面,我們并沒有在改革方面有突破性的進展,這里邊好像又有一個問題,國內的改革,包括汽車行業的改革還是滯后于開放,包括我們現在談的有關汽車管理體制和機制政策。我們說縮短了國內的汽車投資,現在審批下放到省級部門了,這是一個變化,可能會提高汽車行政審批的效率,但是是不是真正的改革呢?也算是改良,因為還是沒有,還是政府在決定汽車資源配置,并沒有說讓市場決定這個投資,決定資源配置,這里邊也有一個問題,國內的開放和改革的協調問題,這兩個問題不解決的話,我個人的看法很難對于中國汽車生產格局產生顛覆性的變化。
周令坤:謝謝馬主任非常專業的解讀,剛才提到中國汽車產業的格局,不同的投資組合或者不同的資金來源,目前相對比較均衡,個人自主品牌按照去年的銷量來看,基本上占到38%左右,如果按照品牌來源來看,德系占了第二,基本上占24%,最高的時候,曾經做到25%,現在這幾年中間的上升,其次是日系的,日系爬坡很穩健,從釣魚島事件之后下滑,后續幾年每年接近一個百分點的比例在上升,但在去年做到20%。所以從整個均衡狀態來看,的確您說的很對,投資產業政策會對我們的產業結構做調整,包括到底開放到什么程度,今天也邀請到了黃總,黃總來自小康汽車工業,小康在過去幾年,本來是做微型商用車,這幾年在乘用車領域特別耀眼,發展特別快,海外布局也做得很多,在問到小康公司之前,您介紹本人和公司,對于剛才問題的理解。
黃雷:大家下午好,我叫黃雷,來得于重慶小康汽車公司,重慶小康,主持人說了好多好話,不一定那么有名,這個企業1986年成立,做摩托車彈簧起家。從重慶摩邦,到了2004年和東風汽車搞了東風小康,有了一個生產汽車的資質,做我們的微面,實際上以前的面的。從2004年開始就非常快,一下做到了微面領域,我們國家的第三,實際上我們是在2009年、2010年轉到suv,這其實也是跟中國車的大勢開始一同轉的,到2016年在美國投資成為了一個sf,一個技術研發和整車生產集于一身的公司,2017年印地安納收購了通用amg的一個工廠,在那邊具有了生產整車的能力,在上個月,把國內生產新能源車的兩個執照,一個是發改委的,一個是工信部的,算是兩個證書拿到了,從10月份開始,我們可以起火過日子了。
在對中國整個車的大勢,包括新能源未來走向,小康公司跟上形勢了或者提早布局了一下,從2016年開始到現在,新能源方面也是發展的非???,雖然現在整車還沒有面世,但是從前沿基礎研發到整車新能源應用的研發,到它的生產準備都做得非常細致。我們在北美、日本、德國,包括中國已經有六個整車研究院,分別負責三電、自動駕駛和整車匹配這方面的技術工作,在中國、美國兩地都建了自己最現代化的工廠,我們印地安納那個廠,本身是amg,也是給奔馳r系列代工的一個工廠,在重慶今年9月份剛剛過了工信部的準入,那個工程剛剛在10月份準備量產,也是做好了一些準備工作,做試生產的工作,已經都在開始了。我們自己覺得是比我們以前東風小康也好、小康工業也好,我們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各方面都完全提高了一個等級,一個檔次。所以說面對現在的改變和一些挑戰,我們怎么看、怎么應對,我覺得對于我們小康工業來講,在中國剛剛可以進入強,但是還是很后面的一個公司,我們不能去改變世界的變化,我們只能適應,我們重新定義了公司的使命、遠景和核心價值,其中就有一條,要擁抱改變。
今年我剛剛加入小康,加入之前跟董事長聊,他問我的一句話,你信不信這個改變,你信不信小康可以適應這個改變,這也是當時對我觸動挺大。所以對我們整個汽車行業來講,上午也好、下午也好,那么多嘉賓,周總您也談了德勤對未來的看法,這些看法這個市場你信不信,這個風口要不要追,包括我們未來的共享,我們的自動駕駛、我們的智能,你信不信它就是我們未來的方向,如果信了,它現在想怎么變怎么變,我們做好我們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好了。
周令坤:我們拭目以待,我欣喜的知道,在兩位之前,小康也發布了新能源新的品牌,我們希望看到更多新能源汽車跑在馬路上。張總來自于大唐,大中華,華為、中興,是我們國家最厲害的通訊技術公司,這是我們心目當中的公司。站在大唐角度反觀汽車行業,您本人也是汽車專業相關的,剛才提到宏觀形勢也好、政策也好,您怎么看待對產業的影響,包括可能對你們未來的影響?
張杰:謝謝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我叫張杰,我來自 于大唐電信集團,剛才主持人提到這三家企業也是無線通信技術解決方案的最主要三家長廠商了,我們傳統客戶像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這樣的移動運營,我們提供基站設備以及網絡部署實施的服務。隨著5g時代的來賓,我們更多的去強調如何為垂直行業提供更加場景化的通信服務,我們所提到的車聯網。大唐介入車聯網領域的研究,也比較早了,2012年開始投入相關的研究,包括聯合華為以及全球領軍企業高通、lg,我們完成了國際標準的制造,同時我們也推出了幾個全球第一的產品,全球第一款的ltv的樣機、推出了全球第一款的ltv的商用終端,包括車載終端,同時還發布了全球第一款的商用模組,基于這幾款商用模組我們國家有更多的tr1的企業可以提供自己的解決方案了。
對于這樣的全球化競爭特別是現在有這樣的貿易摩擦的環境下,我們這樣的企業應該如何自處以及政策對我們有什么樣的影響?其實我們通信是特別講究全球化的協作,從通信技術的標準化上可以看出來,我們很多標準先要進行國際標準的制定,再回到國內標準落地化。從3g、4g、5g,我很有幸經歷了幾代技術的標準化進程,能夠深刻的感受出我們中國企業在國際通信標準化舞臺上的地位是在逐漸增強的,3g的時候,我們提出了tds cdma技術,由于有國家背景在后面強力支撐,我們成為了全球三大并行標準之一,這個技術相對比較獨立,主要在中國得到了應用。到4g時代提出了td- lte的時候,被全球主要國家使用了。到了5g時代,中國企業,大唐也好、華為也好、中興也好,在各個領域提出了自己的關鍵技術共同推動5g技術向前發展,這是第一點,中國企業自己的實力確實增強了,所以也在國際舞臺上取得了一席之位,讓對方把我們當成競爭對手。
另一方面,特別像通信這種作為基礎設施,它是非常需要有政策的一個強有力的支撐,各位如果關注過v2x技術演進,就會知道全球有兩大技術標準一個是以美國為首的hoe推出802.11t(音),另一個由中國企業主推的lte為主的技術,我們國家政府強有力的站在了ltv v2x這一端,無線電管理委員會也在大會上正式為我們國家v2x技術,這是用以ltv技術專用的,以后充分表明了在國內為了使用ltv這樣的技術,說明了我們對產業的支持力度。
周令坤:謝謝張總的分享。現在類似電信公司也好、互聯網公司和車企深度融合也代表著整個行業發展的一種態勢深度融合。接下來根據三位領導所處的機構特征,我事先準備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準備這個問題呢?沒有現場發問,怕我跑題,第一個問題,問到黃總,因為您是來自于我們所謂的傳統車企或者所謂的正在轉型當中的車企,很多觀點和整個產業相關性更緊密一點,您就是其中的一員,小康工業集團作為典型的內資企業,怎么如何看待最近出臺的產業政策,是否影響企業既有的發展戰略方向,未來與外資合作企業有什么變化?內資企業在競爭格局中處于什么位置?結合小康談一下理解,針對這種情況。
黃雷:這個問題挺大,我是主管采購,我對政策沒有特別深的研究,但是近期確實在我們企業內部,高管之間在討論外資股比問題,剛剛有一個意見稿,新能源汽車投資產業意見稿,當然會有影響,從我們內資企業來講,我們畢竟是中國的企業,肯定是要按照國家的政策指導性去發展和做的,但是現在目前這些政策除了外資放開股比,這個可能會對我們所謂新能源的企業有一些稍微不是那么積極的,但是其實早晚來的事情也要來,馬老師講的,本來就來晚了,wto早兩年就應該到了,作為我們中國汽車人要做好這個思想準備,而且你真的是要真金白銀的去投入,真刀實槍的去干才能面臨這些競爭,這些競爭是躲不開的。國家出臺這個政策,剛才馬老師說,早來,結果來了還不痛快的來,國家還是考慮到我們自身的情況,像我們內資企業,尤其像我們民企,還是稍微弱小一點,真的說拿到國際市場百分之百的競爭,不是說我們沒有這個勇氣,我們可以亮劍,還真得考慮你那個劍到底怎么個刺法,國家可能會考慮這些問題,稍微的有所保留。但是這個變化肯定是要面對的,包括合作的方向,我主管采購,我也特別想打造一個從整個全供應鏈或者說全價值鏈的一個采購體系,我們內部已經取了名字了,叫超級戰略聯盟,但是實際上怎么去打造,我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方案。今天我來也是向大家學了好多,我一看新特有好多好的方法,比亞迪也有好多開放的模式,其實我覺得目前這些政策,包括這些外資的進入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很多內資企業要抱團取暖,座談晚上特別高興,一個是風光ix5發布,同時長安、廣汽、長城都開始,這四個公司在廣告詞里面不約而同的都要帶上對方的企業名稱,中國企業打了這么多年,昨天晚上是最溫暖的晚上。
周令坤:謝謝黃總的分享,切中今天的主題,競爭和合作,以前是對手,在未來某個領域是競爭對手,未來還有合作的領域,對于合作者來講帶著新的思考,未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下一個問題問張總,您剛才介紹了大唐,不但提供通訊,在汽車行業提供很多支持服務,我們這個主題是結合智能的關系,關于智能互聯有一個問題,作為一家技術公司,大唐如何看待智能互聯的時代發展,大唐車聯網領域的特點是什么?如果和其他技術公司比有什么差異性?
張杰:感謝主持人,回到智能網聯汽車上面來,很明顯的能看出我們的作用了,智能網聯就兩個字智能和網聯,智能是把車輛也好、周圍的基礎設施也好,進行數字化,網聯讓信息主體之間可以互相溝通,進而產生協作,這就是智能網聯汽車最主要的目的,涉及到信息溝通了,必然離不開通信產業的支撐。今天上午看到很多分享里面提到了v2x和車聯網,大家對我們的定位和大家對自己的定位很一致,把我們定位了服務提供商這樣一個角色上面。具體來說,我們對于不同的行業客戶,我們所提供的解決方案是不同的,比如說,對于整車企業來說,剛剛進入到智能網聯汽車的大潮中來,很多車企對于v2x技術該怎么落地?我自己該怎么開發?該怎么搭建自己的研發平臺?tr1給我供應的設備怎么測試它的性能符不符合標準?是不是符合相應應用的開發?迫切需要這樣一個專業團隊幫他建立起這樣的腦力,我們可以為很多這樣的企業提供服務,這是第一類。第二類,像tr1,傳統的tbox廠商也好,做控制的甚至自動駕駛方案的提供商,都需要增強自身設備的通信能力,我們就可以提供通信模組,集成在他自己的解決方案,無論做一個盒子還是什么。第三類,涉及到車路協同,我們車這一端解決掉了,路那一端其實也要部署相應的設施,包括城市布了那么多的傳感器,那些傳感器采集到的信息怎么推送到車內?怎么讓自動駕駛用起來?這是我們通信發揮作用的一點,現在正在推出一款智能路測設備,它可以集成所有的路測傳感,將數據提供給自動駕駛的車輛,供它來使用,讓它更安全、更高效的在路上駕駛,這就是我們大唐對于整個產業鏈中的定位。
周令坤:我們希望未來更多的車里面享受到大唐技術所給予的車內體驗或者車內數字化體驗,我們希望有一天開機之后背后都有大唐的技術在后面轉。最后一個問題給到馬主任,您剛才介紹里面提到了很多政策理解,我談一點,最近比較火的一個話題是股比放開這個事情,從已經公開的新聞里面有了華晨寶馬這樣的一個例子,在大方向下,您作為站在研究機構的角度里面看,預測外方、中方他們會什么反應,您會給什么建議,怎么面對新的開放環境下的合作關系或者是合資關系?您有什么樣的觀點可以分享?
馬宇:從我們近期的汽車業變化可以看出來,往網聯的方向來推,增加行業集中度,我們設立的門檻越來越高,汽車產業特別明顯,這么多年這個事兒一直沒有解決,新能源車也沒有解決,這是一個方案。另外一個是采用新技術,今天的主題智能化,無論傳統企業還是新能源車,都要做這個事情,這也看得出來政府的政策導向?,F在股比取消,包括以后的進口壁壘降低,肯定的判斷是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無論是對于外方還是對于中資來說都是這樣,都要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對手,中外方有不同的問題,對于外方來講,你面臨著更激烈競爭的中國市場,但是這個中國市場,這些外方在世界其他國家,不管是日本的、美國的還是其他國家的,他都經歷過,只不過在國外經歷的再到中國市場重新體驗一下,以前中國市場并不是完全競爭市場,對他來說,股權和戰略實施更為有效,沒有股比的限制可以搞投資、戰略推行。但是對于中資企業來說,這個挑戰是最嚴峻的,原來的時候,我們國內市場相對來說比世界上其他市場競爭沒那么強,弱一些,并且由于我們那個時候整個市場準入比較嚴,只要你進來了,拿到牌照幾乎就可以賺錢,所以很多可以在那個時候做。對于已經進來的企業來講,包括老牌的企業,小康,那時候汽車牌照是短缺資源,拿到了之后可以找一個外資合作伙伴,這樣的話,可以依托外方的品牌,依托外方的生產端,包括依托車型都可以賺錢,他們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面利潤的主要來源來自于外方品牌,現在假如說新能源車里面,一取消了以后,完全依賴外方是做不到的,再過幾年我們連乘用車全部取消了現有的利潤來源,也沒有了,對于內資來說,一方面要面臨更激烈的市場準入,另外一方面,想依賴都沒有了,只能靠自己,那個時候再跟外方談合作,就完全在新的條件下、新的平臺上談合作,雙方更加平等,外方對你的要求肯定會更高,有些東西是我需要的,值得我跟你合資,你的所有權優勢更強,我外方不用控股,就30%的股權,你70%的股權,我們能不能做到這一點?這對中方來說要有思想準備,怎么樣能把自己獨特競爭優勢,獨特的競爭理念,不然你沒法跟外方談合作,可能在中國市場都存在不下去。
周令坤:謝謝馬主任的分享,說的非??陀^的走向,一個是已經出現股比放開的例子,另外一個是特斯拉在上海獨資的形態已經存在,躺在地上可以賺錢的時代應該是沒有了,這樣對于我們今天這個話題是回應大會的主題,破舊局 立新路,同樣談合資的話題,把這個話收回來,在談合作的時候,你得想到競爭,談競爭的時候也談到合作,在座的各位企業領導談這個話題的時候,希望能夠發揮自身的優勢,把自己的競爭能力發揮之后,無論談合作還是面對競爭底氣就有了,把最好的祝愿送給汽車行業,能夠迅速發展、能夠健康發展。謝謝各位,也謝謝今天三位領導花時間過來。
來源:騰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