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朗讀:
今年6月,攻堅團隊僅用3個月時間便完成了“深穹平臺”核心功能開發,通過對在線飛行無人機實時監測、異常情況預警、歷史軌跡查詢等方式,對無人機進行規范管理。
原標題:“深穹平臺”智能管控無人機
深圳警方將無人機應用于偵察、自動巡邏等實戰領域
深圳新聞網訊 近期的一天晚上8時33分,某大型晚會現場,一架“黑飛”無人機在地鐵少年宮站附近被警方擊落,附近“飛手”也被迅速找到。結果發現,這是一架未經報批的無人機。此次插曲,體現了深圳市公安局“深穹平臺”的安保實力。
“深穹平臺”是深圳警方無人機攻堅團隊專門針對無人機管控開發的智能平臺。作為世界知名的“無人機之都”,深圳無人機生產量及保有量巨大。據統計,全國80%的無人機企業集聚深圳,全市涉無人機企業共2250家,無人機保有量超過15萬臺。但相應的是,立法及監管相對滯后,“黑飛”、“擾航”等無人機危害社會公共安全問題日漸凸顯。
今年6月,攻堅團隊僅用3個月時間便完成了“深穹平臺”核心功能開發,通過對在線飛行無人機實時監測、異常情況預警、歷史軌跡查詢等方式,對無人機進行規范管理。
據該團隊民警艾蕾蕾介紹,“平臺”主要功能包括在線無人機實時查看、無人機越界預警、無人機歷史軌跡查看、禁飛區域設置、人機對應查詢、無人機可視化統計、無人機飛行趨勢、飛行熱力圖、無人機管控app等。目前團隊正在開發臨時預警區設置、預警區異常統計、行業管理、公安備案等功能。
通過對無人機實施規范管理,“深穹平臺”引導絕大部分合作對象無人機進行合法、安全飛行,保障重要區域、大型活動等安全;同時對非合作對象使用信息挖掘、偵測反制硬件等進行管控,最大限度杜絕涉恐、涉爆等公共安全風險。
回到文章開頭的某大型晚會現場。與常規安保工作不同,此次安保工作不僅涉及黑飛無人機管控,還有無人機集群表演,以及媒體報備無人機航拍需要保障,因此形成了“三方勢力”。考慮到市面上大部分無人機都是品牌無人機,“深穹平臺”劃設了臨時禁飛區,讓品牌無人機無法飛入演出區域,在區域內也無法起飛。同時平臺在演出區域外圍劃設了矩形警戒區,對無人機飛行實時情況進行預警。但是這樣一來,特邀媒體的拍攝無人機也無法起飛了,為保障特邀媒體無人機正常開展航拍任務,攻堅團隊對媒體報備的指定無人機實施了解禁。
經查,那臺被擊落的未申報無人機起初在警戒區內自行嘗試起飛,結果無法飛行,便拿到禁飛區外的少年宮地鐵站試圖在外圍拍攝。然而為了便于地面警力分辨報備無人機,攻堅團隊要求報備無人機加掛警燈作為標識,并由“深穹平臺”對無人機飛行情況與起飛點(通常為飛手所在位置)進行實時跟蹤查看。
該無人機沒有任何標識,因此剛起飛就被“深穹平臺”發現。平臺迅速預警并發出指令,附近巡查警力使用配發的專用設備將該無人機快速擊落。
值得一提的是,“深穹平臺”的相關數據能夠在民警的警務移動終端深云平臺顯示。擊落“黑飛”無人機后,民警迅速抵達起飛點找到了飛手。這完全改變了過去能發現機器,卻找不到人的尷尬。
此次安保,這臺未申報的無人機可謂想盡辦法,但最終仍被擊落,可見行成體系的“深穹平臺”與單一的設備或人力等相比,其嚴密性顯著增加,形成了環環相扣的效果。(記者黃順通訊員宋卓遠)
來源:晶報數字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