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田一城中村,居民在樓道私拉電線違規給電動車充電。 深圳晚報記者 李瑤娜 實習生 呂燕珊 李金海 攝
深圳晚報訊 (記者 李瑤娜 實習生 林咪玲 呂燕珊) 近日,記者接到居住在福田區市民的報料,稱其住處樓道經常有人私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擔心會引發火災。據了解,深圳已規定禁止在樓道等地違規充電。深晚記者在走訪調查時發現,私拉電線充電,在家里、樓道給電動車充電等現象依舊存在,安全隱患不容忽視。市民可撥打“96119”或 “12350”舉報違規充電行為。
私拉電線充電現象普遍存在
在接到市民報料后,記者前往現場發現,在一棟居民樓樓梯口旁邊停著的兩輛電動車正在充電,周邊居民也對這一現象習以為常。連日來,記者前往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的多個小區和城中村走訪,發現在樓道、店門口等地私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現象普遍存在,且電動車停放較為混亂。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盡管有些樓道張貼“嚴禁電動車(及電池)入內”的標語,但仍有市民違規充電,不少市民并未意識到其中存在的隱患。記者在隨機采訪中發現,大部分受訪者并未意識到在樓道充電是違規的,僅有少數受訪者表示會對違規充電行為進行阻止或舉報。
記者發現,除了居民會在樓道等地違規充電,一些快遞員、外賣員也是如此。外賣員陳先生告訴記者,每天送外賣需要消耗很多電量,但很多城中村和小區沒有設立充電樁,或由于充電樁距離太遠等問題,于是只能選擇在樓道里充電。
針對這一問題,深圳市消防支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電動車在人行通道充電時,因車主未注意充電時間,容易發生電池過度充電等情況,從而引發火災。
今年8月23日凌晨,深圳一棟7層民宅的一樓樓梯口就因電動車違規充電致火造成兩人死亡、兩人受傷。記者從深圳市消防支隊獲悉,2016年全市發生電動車火災170起,造成7人死亡,6人受傷;2017年全市發生電動車火災209起;今年以來(截至10月22日),全市發生電動車火災133起。
充電樁不足無法滿足需求
違規充電現象為何屢禁不止?經常在自家店門口充電的市民汪先生說:“充電樁太遠了,沒有在家充方便?!彼J為,電動車爆炸是個例,只要充電時有人看著就不會出事,不需太擔心。
也有不少受訪者表示,由于附近沒有設立充電樁、充電柜,或者已建成的充電樁無法滿足充電需求,不少市民只能選擇就近充電。針對充電設備不足問題,福田區景田社區大眾物業的工作人員汪先生說:“目前小區有很多居民使用電動車,但還沒有配套安裝相關充電設備。”他希望充電樁等充電設備可以早日普及。
據相關公開數據顯示,深圳已有462個社區完成建設電動車集中充放點,累積有3459個集中充放點、16173個充電樁。按照目前市民對電動車充電需求來看,還無法滿足市民的充電需求。
建設推廣充電樁遇阻
隨著電動車充電難問題的出現,有的企業瞄準這一痛點,開始在一些小區設立智能充電站。深圳鴻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李先生表示,公司從去年開始提供室外自助充電的服務,目前已在寶安區和光明區設立了10個充電站,但在設立的過程中會遇到電力接入難、居民不信任安全保障等問題,導致無法快速提高充電柜的覆蓋面。
市民對建立充電設備有不同看法。記者在福田區梅山苑小區就“你是否希望在小區公共場所安裝電動車充電設備”展開調查,有超六成市民對此表示反對。“小區公共場所是屬于大家的,不應該只滿足小部分人的需求。而且充電樁安全性也是一個問題,萬一發生火災就麻煩了?!笔忻窈壬f。
充電管理規定正在征求意見
據了解,為有效預防和遏制電動車火災事故,深圳市安全監管局、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相關部門已持續開展電動車專項治理行動,從生產上加強源頭治理,在流通方面嚴格監管電動車銷售維修,在停放方面規范停放充電問題,在充電方面強化電動車安全管控。
另外,記者查詢深圳市法制辦官網了解到,為了加強電動自行車的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和暢通,市法制辦起草了《深圳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發布,征求各界意見。其中指出,電動車在室內充電的,應當落實隔離、監護等防范措施,防止發生火災;夜間充電的,應當有專人看管;禁止在建筑內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為電動車充電。另外,集中停放及充電場所應當有專人看管,并對充電設備實行定期檢查等。
來源:晶報數字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