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今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里,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橋總體工程幾乎囊括了交通工程的所有領域,涉及到的專利超過1000項,填補了眾多國內行業標準空白,也刷新了多個世界紀錄,堪稱人類橋梁建造史上的新典范。
“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超級工程
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之后又一項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在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凝聚了廣大國企建設者的智慧與心血。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成就了這座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
大橋哪些地方用到了工業鋁?
在全長約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工程中,主要由海中橋島隧主體工程、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等重要部分組成,而島隧工程作為港珠澳大橋核心控制性工程,又包括東、西人工島以及海底沉管隧道,人工島的外立面就用到了鋁單板。
港珠澳大橋的通道天花板和通道上蓋的弧形板,用到了大約5萬平方米的鋁單板。
并且,在今年的超級臺風“山竹”登陸我國廣東及海南沿海一帶時,港珠澳大橋全線各狀態正常。
鋁合金橋梁,你知多少?
港珠澳大橋橋梁工程的用鋼量達42.5萬噸,約為60座埃菲爾鐵塔,是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如此大規模地使用鋼箱梁的工程。雖然如此大噸位的橋梁使用鋼結構實為首 選,但相對鋼材來說,鋁合金材料密度較小,自重較輕,僅為同體積鋼材的34%,而強度指標則和鋼材基本相同。同時具有優良的彈性模量和良好的防腐性能,并且結構維護費用較低,因而在現代橋梁建設中得到了相當廣泛的應用。
看國外鋁合金橋梁發展
在1949-1985年間,英國約建造了35座鋁合金結構橋梁,而德國在1950-1970年也建造了大概20座鋁合金結構橋梁。大量橋梁的建設為后人建造鋁合金橋梁提供了相當寶貴的經驗。
看我國鋁合金橋梁發展
1.中國目前的高鐵建設正如火如荼。加之中西部地區地形較為復雜,峽谷,河流眾多,在架設鐵路的過程中需要建設大量橋梁。而鋁合金橋梁由于其運輸方便,質量輕盈等優勢,因而會擁有一個比較廣闊的潛在市場。
2.鋼材普遍存在容易生銹和低溫性能差的問題。鋼材生銹會嚴重影響橋梁的牢固性,不但帶來更大的維護費用,還會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而低溫性能差則會使鋼橋無法在一些惡劣的氣候條件下正常使用。而鋁合金材料普遍抗腐蝕能力比較強,且低溫性能不減,因而可以廣泛應用在多種氣候條件下,且經久耐用。雖然鋁合金橋梁的造價普遍較高,但后期低廉的維護費用或者能從一定程度上減少價格的差距。
3.國內外對于鋁橋面板的研究已經十分成熟,并且應用也十分廣泛。不斷提高的材料研發水平也為研發滿足不同性能要求的新合金提供了技術上的保證。而國內鋁材生產商近年來也逐漸將目光放在了工業鋁型材領域。從技術上為鋁合金橋梁的建設提供了基礎。
來源:鋁加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