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增長驅動需求,物流業與叉車銷量之間關系緊密。 (1)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與叉車銷量之間存在同向關系,是叉車銷量的先行指標,一般領先于叉車銷量8-12個月(2)物流業總費用是叉車銷量的同步指標,其同步率為1:2.91,即物流總費用增長1%,叉車銷量增長2.91%(3)物流效率的提升將會大幅提高叉車的市場需求。當前我國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較高(占比約18-20%),與美國、日本(平均占比約為8-9%)相比在物流效率方面存在約10%左右差距,而叉車是提升物流效率裝備的必備工具,物流效率的提升必然會帶動叉車的市場需求,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走低,有利于叉車毛利率提升。叉車對鋼材價格具有較大的敏感性,鋼材費用占整機成本的50%以上,鋼材價格每變化1%,將會使叉車毛利率波動約0.8%。當鋼材價格降低3%時,在當前市場狀況下,叉車的毛利率將會達到20.46%。
強化核心競爭力建設,研發與服務雙重提升。研發與服務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2011年,公司研發支出突破億元,2012年費用化研發支出增加到2.57億元,同期產品三包期內月度返修率僅為1.52%,同比減少18.28%千臺產品質量投訴降低至0.65%,同比降低27.78%,產品市場認同度進一步提升。同時公司通過創新性的營銷模式與完善的全球營銷網絡平臺,加強了對銷售業務、銷售點的管控,并為團隊的穩定性和銷售業績的提升提供保障。
未來人工替代市場空間巨大,叉車有望直接受益。我國即將步入人口老齡化時期,當前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存在&ldquo招不起工、用不起工&rdquo的窘況。物流、倉儲等行業裝備叉車進行人工替代具有較大的吸引力,也是未來趨勢所向。按照一臺5t叉車保守估計替代8個人工,以當前物流業人均工資核算,購買一臺5噸內燃叉車,5.5個月即可回收成本。
土地收儲增加營收,非經常性收益可觀。公司7月收到了第一筆土地收儲補償費用1億元,預計2013年eps增厚約0.11元。且尚有約8千萬元未計(扣除資產凈值后)入當期損益,如果未來分2年期到賬,預計2014、2015年eps厚約0.07元,非經常性收益可觀。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鑒于公司主營業務銷售的穩定性和行業的發展前景,我們預計公司13年、14年、15年凈利潤分別為4.76億、6.66億、7.84億元,對應的eps分別為0.93、1.30、1.53元,當前股價對應13年8.7倍的pe。首次覆蓋,我們給予公司&ldquo買入&rdquo評級。
風險提示。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特別是鋼材價格的上漲使產品盈利能力降低人民幣升值持續走高、美元持續貶值對公司叉車出口業務影響。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