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的秋招已經拉開序幕。身邊不少小伙伴都投身到了當前大熱的人工智能領域,崗位從產品到研發,不一而足。今天狗熊會從數據角度分析下人工智能領域高薪人才招聘情況。
背景介紹
從阿爾法狗帶來的強大輿論攻勢,到世界各國密集鋪開的人工智能戰略,再到時不時見諸報端的科研大牛與業界大佬的強強聯合。近年來,人工智能稱得上一句熾手可熱。
從企業人才來看,據《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我國在ai領域有如下特點:
1)中國企業“吸金”能力強悍。從2013到2018年第一季,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融資占到全球的60%;
2)中國杰出人才占比較低。不及美國的五分之一,且企業人才投入量相對較少。
優秀的人才百家求之。對企業來說要如何吸引優秀人才?而對這些優秀的人才來說,又要如何挑選合適的工作城市和東家?
圍繞這兩個問題,以人工智能領域發展迅速且各具特色的三個城市:北京、上海、杭州為例進行研究。
數據說明
以某招聘網站為數據源,數據采集時間為2018年7月,從中抽取了人工智能領域招聘數據共4402條。以起薪為因變量,從企業和個人角度各提取三類變量如下表。
描述性分析
1因變量分析
1)從整體薪資水平來看,三地薪資分布左偏明顯,絕大多數崗位薪資低于20000。
2)從各地ai行業需求來看,北京無論從數量還是總占比來看均明顯高于上、杭兩地。
3)具體分析三地薪資水平,北京上海分布相近,且相較杭州高薪崗位占比較高。
2自變量分析-公司性質
結合二八定律,認為薪酬居前20%屬高薪資。北京、上海的20%分位數為20000,杭州為10,考慮到北上兩地樣本量占比超過86%,取20000為分割點。
從數量來看,高薪酬主要出現于民營企業;考慮占比情況,外商獨資和上市公司發布崗位中高薪崗位占比較高,對高級人才需求強。
對比三地,北京國企、事業單位占比較另兩地高;上海合資、外商獨資占比較另兩地高。體現兩地政治、經濟中心的特點。
3自變量分析-經驗
對經驗因素,狗熊會發現“兩端”現象十分明顯:
1)經驗要求極低(1年以下)的崗位基本不會出現高薪酬;工作經驗要求五年及以下的崗位中,北京上海薪酬分布相近,具體來看,上海對具有1-3年經驗的應聘者較為慷慨。
2)經驗要求極高(10年以上)的崗位基本不會出現低薪酬;對工作經驗超過五年的應聘者,從薪酬來看,北京和上海是較好的選擇,杭州并未在薪酬方面對豐富經驗(5-10年)與極豐富(10年以上)經驗形成區分度。
4自變量分析-學歷
從上述兩圖來看,中專學歷及以下基本不出現高薪崗位,對碩博學歷,高低薪酬占比出現平分秋色的情況。同時,隨學歷的提升,整體薪酬隨之提升。整體薪酬的躍升有兩處:“大專”->;“本科”、 “碩士”->;“博士”。
5自變量分析-工作性質
整體來看,崗位需求多集中于工程師和經理(多為產品經理)。說明當前ai行業的需求尚集中于產品的設計及開發。同時從數量上看,高薪職位也主要集中于這兩類工作,說明該行業整體來看待遇較高。
各地而言:
1)北上杭三地,研究專家、總監兩類工作高薪崗位占比都超過50%,可視為高薪工作;但從數量上來看,整體需求較少,相對而言北京對這兩類高級人才的需求更高。
2)對比工程師和經理兩類工作發現:a、北京工程師待遇明顯優于經理; b、上海經理待遇為三地最佳。
回歸分析
回歸分析如圖,針對上述自變量,可進行如下分析:
1)工作地點:對比北上杭三地,北京、上海兩地薪資明顯高于杭州,具體對比北京上海兩地,上海地區薪資更勝一籌。
2)企業屬性:從企業性質來看,相對于“其他”,外商獨資型對薪資存在正向影響,而事業單位則存在負向影響。同時,應聘者相對來說更青睞大公司。
3)學歷:回歸分析結果印證了描述分析所得“‘兩端’”現象明顯”的結論。
4)工作經驗:工作經驗對薪資存在正向影響,且隨工作經驗的積累,薪資的正向影響力隨之增強。
5)工作性質:相較于實習,不同工作類型對薪資皆呈現正向影響,且按影響程度可分為兩級:a、總監和研究專家正向影響最強;b、工程師、經理、主管、分析師等次之。
總結
來源:中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