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業界】3c將成為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大領域
2018-10-17 16:18來源://
原標題:【中國工商·業界】3c將成為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大領域
“3c領域是近幾年來ai發展最重要的方向之一,特別是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產品,過去都由人工裝配。突破3c行業的智能化、生產線和機器人的應用,應該是我們重要的突破口。”近日,廣東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群在談及機器人的未來發展方向時談及上述觀點。
3c機器人成為典型消費型產品
3c行業是指以電腦、通訊和消費類電子為主的科技產業,因其行業零部件龐雜,種類繁多,企業數量巨大,加工進度要求高,對機器人代替人工的需求也愈加旺盛。中國是一個3c行業的制造大國,全球品牌百分之七八十的手機和筆記本都在中國生產,雖然3c產品非標率高,但是需求量非常巨大,替代生產線人工的3c機器人已然成為典型的消費型產品,為此,不少的機器人生產企業已經開始提前布局3c行業。
在廣東佛山智能制造基地,有超過100家從事機器人制造相關的企業。廣東佛山新鵬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做機器人系統集成商的公司。這家公司從去年已經開始布局3c行業,公司成立了專門的項目研發團隊。在公司展廳,一條3c行業的手機包裝生產線已經研發成功。現在他們陸續接到了一些訂單,已經在小批量地發貨。
2015年,機器人用于電子電器行業的銷量為64臺,占比25.46%,在2016年銷量上升至91300臺,同比增長41.33%,在所有細分領域中增速最快,占比為31.02%。從占比的角度,電子電器行業已經與汽車行業比肩,預期電子電器行業很快成為工業機器人銷量最大的領域。
盡管在3c行業對機器人代替人工的需求愈加旺盛,但在中國,電子電器行業機器人的滲透率仍處于低位,行業機器人使用密度為15臺/萬人,僅為韓國的1/75,中國行業機器人的密度仍遠遠不夠。
針對機器人本體領域多數被外國企業所壟斷的狀況,國內一些機器人公司盡力創立自己的品牌。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涉足機器腳這一細分領域的公司。該公司從2005年開始開發無人搬運車,但在機械手領域,國外很多企業已經具備了壟斷性、壓倒性的優勢。一個偶然的機會,公司領導人發現腳移動領域跟機器人手有結合且有互補的地方,于是在這個領域深耕。目前公司已經開發100多種產品,并投資1.2億元人民幣創建工廠大樓,目的在于盡快在該領域做大做強。
同時,機器人產業正加快向中高端轉移,根據佛山機器人協會提供的數據,當地機器人產業的產值逐年提升,2015年產值達9100萬元,2016年產值達1.5億元,2017年產值已經達到3.26億元,三年累計產值達到5.67億元。
業界人士透露,目前中低端的機器人應用數量已經達到相當規模,而且這個產業的附加值低,有實力的企業為了獲得更高利潤,他們會對自身研發投入更多的資金。
系統集成或成爆發點
機器人下游系統集成商這幾年發展優勢逐漸突出,隨著國內機器人市場需求的旺盛,營收快速增長,盈利水平也是蓄勢待發。
廣東佛山盈特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傳統制造空調配件的公司,2017年年底,為提高生產效率,公司投入180萬元引進了10臺生產空調面板項目的機器人。
引進機器人后,生產線上的效率明顯提升:改造之前生產2800件到3300件的產品需要5個人,引進機器人之后,生產可以達到4200件,效率提升了30%。
為盈特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系統集成方案的企業是廣東佛山隆深機器人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從事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非標自動化設備及整線設計制造已經有很多年了,用戶覆蓋家電、物流、3c及新能源等行業。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和國外集成商相比,國內集成商更受本土企業的歡迎。因為國內系統集成商在客戶渠道、人才渠道、價格等方面的本土優勢,是國外集成商所不具備的。
“第一個方面是成本,國外的工程師設計費用很高,特別集成行業都是定制產品,如果全都用外國人的話,中國的企業沒有辦法承擔這一筆高昂的費用。第二個方面,是因為工藝水平不同,我們本土的工程師對我們自己的行業和工藝特點更了解,我們開發的周期要遠遠快于國外的工程師。”廣東佛山隆深機器人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長陳新如是表示。
不過,系統集成業務相對于其他機器人業務來說,存在著一些制約其規模發展的不利因素,比如墊資壓力大、研發成本高。
“業務開展的初期我們只是收取了一些定制的費用,也就是我們行業所說的預付款。在后期,在我們項目執行期間都是需要我們來進行墊資的,在設備全部完成,在出廠前或者是到客戶現場我們才收取第二筆費用,可能是這個項目總金額的60%或者是70%,所以它對企業的資金壓力是比較大的。”陳新介紹。
這種情況下,系統集成商通常會尋求資本市場解決緊張的現金流問題。比如,隆深機器人有限公司在2016年以1.5億元的估值完成了a輪融資,又在2017年以5.25億元的估值完成了b輪融資。
雖然系統集成業務墊資壓力大、研發成本高,但系統集成更能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業內人士表示,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因素影響,目前單體類機器人公司,其毛利率自2015年以來一直呈下降趨勢,但集成的機器人公司毛利率更容易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從而避開國際機器人的直接威脅,未來在行業細分領域的系統集成商,有可能率先布局,有望誕生系統集成類的工業自動化龍頭。
掘金者眾多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制造業自動化程度還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和制造業發達國家的差距比較明顯,現階段我國機器人產業面臨的主要是核心技術的缺乏、客戶認可度不高、人才缺口幾大問題。
根據統計顯示,中高端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比如減速機成本占比35%,伺服電機成本占比20%,控制器成本占比10%,本體成本占比20%,核心技術仍主要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以從屬于高端伺服系統的交直流伺服系統市場來看,大部分市場份額仍被外企掌握,同時機器人關聯核心價值的核心軟件亦是國內人士十分關注的一大問題。
廣東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除了生產減速器之外,還自主研發和生產其他的核心零部件和機器人本體,目前,國內公司的客戶認可度還不高。這是因為國外機器人發展歷史悠久,僅僅汽車行業機器人,就已經有40年的發展歷史。
工業機器人的三大核心技術:控制器(控制技術)、減速機、機器人專用伺服電機及其控制技術此前都掌握在日本和歐美等企業手中。其中,日本發那科公司是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紀錄保持者、利潤保持者、技術領導者。
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由伺服系統、控制器、減速器等幾大部件構成。由于技術難度極高,多年來被國外企業壟斷,國內機器人整機制造在關鍵部件配套方面嚴重受制于人。
abb、庫卡、發那科、yaskawa(安川電機)四大家族掌控了機器人核心部件的主體市場份額。
廣東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群認為,“在品牌方面,如果一聽到是日本品牌、德國品牌,那就是所謂質量的代言詞了,而國產品牌現在還沒有一家能達到這樣的程度。”
此外,機器人產業屬于新興產業,在國內對應的人才缺口大。東佛山新鵬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技術密集型企業,非標自動化行業人均產值70萬元到80萬元,目前公司員工180余人,正常營收在1億元-1.5億元,2018年公司的銷售額有望突破2億元人民幣,人員要求達到250人以上,但今年年內,他們要招聘70多個研發工程師和技術員的工作進展相當緩慢,導致公司不敢輕易接單。“從藍領技工到設計人員到工程人員,需要大量的人才,我們人才的缺口是比較大的。”公司負責人指出。
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機器人場景化已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其單一能力已超越并逐步代替人工,巨大的發展前景吸引了眾多公司紛紛入場“掘金”。分析師表示,隨著新興制造向大陸地區進一步轉移,我國機器人保持高增長,兩大方向值得關注。第一個方向是核心零部件,以rv減速器為代表。第二個方向是機器人的系統集成,制造業升級需求的快速釋放帶給各個領域的系統集成不少機會。
華創證券機械設備類首席分析師李佳認為,機器人板塊未來是一個高增長的行業,目前機器人板塊是處在一個高估值、高增長的狀態。隨著國內在rv減速器方面的技術突破,市場的價格開始進入一個比較趨近的階段,那近期的價格戰導致市場競爭度非常高。李佳認為未來的一段時間,隨著市場競爭格局逐步趨緩,相關公司的業績會進入一個爆發期。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