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孩子在參觀組裝好的機器人。
比賽選手正在調試機器人。
選手給機器人編寫程序。
本報訊(記者 李姝)10月13日,由自治區科協、教育廳、科技廳和文明辦主辦的寧夏第三屆青少年科學節主場活動在寧夏科技館和國際會展中心d館正式拉開帷幕。
本屆科學節以“點燃科學火花激揚青春風采”為主題,分為主場和分場,活動中匯聚了人工智能青少年創意編程競賽、青少年電子制作競標賽、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展示等13項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有近1000名科技輔導員、中小學生、大學生、科技教育機構和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員積極參加各項活動。
“比賽鍛煉了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還增強了合作意識,更重要的是,讓我感覺到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會展中心d館的創客嘉年華比賽現場,銀川三中八年級四班閭澤遠和他的團隊正在饒有興趣地進行機器人套件迅猛龍的編程。
而另一邊,賀蘭縣第四中學初一的齊晨正在參加遙控編碼探雷器比賽。“賽前練習時要牢記七八根導線對應的焊接位置,還要自己動手焊接武裝,此次比賽最大的收獲就是鍛煉了我的專注力和記憶力,現在一篇古詩半個小時就能背下來了。”齊晨高興地說,現在的他對科學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據悉,本屆青少年科學節歷時一個多月,部分分場活動已于9月中旬在全區部分市、縣(區)、學校陸續開展。共有全區五市的中小學校、社會教育機構、科技公司等40家單位組織開展的共300多項內容豐富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系列活動,有近20萬青少年廣泛參與。活動期間,科學節組委會組織有關專家和科普工作人員分赴全區五市開展科技教育活動骨干教師培訓、科普校園行系列活動、流動科技館巡回展覽、鄉村科技館骨干教師培訓等系列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極大地促進了全區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的蓬勃開展,在廣大青少年當中營造了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探索科學知識的良好風尚,對培養與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輕松閱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