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一些銀行建知識庫體系,比如某銀行想創造獨特的理財產品。以前是通過市場調研看看其他的銀行都在賣什么理財產品;現在是用計算機去看,看完以后判斷理財產品怎么定制、怎么去做會跟市場上的不同,甚至在銷售人員賣理財產品的時候給他一些支持,告訴他在應對客戶詢問競品的時候應該如何回答。這是銀行知識庫體系的一個很小但很實際的應用。”10月12日,在國雙協辦的第八屆信永中和論壇上,國雙董事長兼ceo祁國晟在“產業人工智能驅動數字經濟”演講中介紹。
如何更高效地驅動產業企業和實體經濟智能化轉型,祁國晟認為,驅動經濟就像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需要專家,及專家豐富的行業經驗,沒有這些,做得再好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平臺系統都是空中樓閣。
如何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祁國晟以研發生產、企業管理、政府管理等為例,介紹國雙利用大數據和智能技術如何為企業服務。
“大家如果開過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混合動力的新能源車可能會有感觸,燃油車反饋車還能跑多少公里會比較準確,但新能源車反饋還能跑多少里程,并不準確。因為混合動力的新能源車的里程數不只和駕駛習慣、多少油、多少電有關,還和當時的天氣、氣溫、城市坡度、紅綠燈數量有非常大的關系。” 祁國晟解釋稱,這些因素對燃油車的關系要比混合動力車要小。所以,靠油量傳感器解決不了問題,必須要為每一臺車的每一條路線與當天的天氣做一個預測模型,這個預測模型要通過過去收集的海量數據來做。
為此,國雙為該車企做了一個預測模型,可以準確地告訴油耗量,而且油耗的準確度已經達到95%以上,它大幅地改善用戶的體驗。
其次,在企業管理方面,以航油公司的儲油量為例,可以對公司儲油進行優化。“以前這個公司是給飛行器加油的,每次都要把大量的油拉到地方存儲起來。現在用過去的數據做預測,它可以按需地去運油,不需要每次運那么多到每一個存儲點,因為運費是很貴的,準確率提升,運輸費用降低了很多。” 祁國晟舉例稱。
另外,《我向總理說句話》這個欄目,背后有國雙的技術支持。“這個欄目是全國十幾億人民群眾都關注、參與的,群眾們向總理建言獻策很積極,但是看不過來,我們自己語言的能力、自然語言理解的機器人去幫助看看,每兩個星期去看有哪些人說了什么,進行歸類,反饋給總理。”這些都是產業人工智能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的例子。
“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驅動,可以讓人工作時間更少,可以替代人,可以替代人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創造性的工作還是由人來做,這樣的效率會非常高,把人從復雜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而且減少犯錯的機率。” 祁國晟表示。
根據gartner對全球3000位cio的調查數據顯示,當前企業數字化轉型仍在初級階段。如何與時俱進,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機遇,迎接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中的挑戰,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僅需要技術創新,更需要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需要新理念、新方法。
祁國晟認為,企業經營的外在環境縱然有諸多困境,卻也出現良好機遇。他表示,在這個企業從信息化到數字化的轉型時代,混合型人工智能將會是解決企業轉型和治理問題的發展方向,幫助企業從粗放型和人力密集型轉向高精尖和智能驅動,推動供給側改革。
來源:經濟觀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