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馬偉杭介紹情況。中國網 倫曉璇 攝
中國網10月12日訊 國家衛健委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與便民惠民服務有關情況。會上,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馬偉杭表示,作為互聯網應用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浙江建立了“浙江健康導航”平臺,將省級醫院早高峰掛號排隊時間控制在9分鐘以內,部分醫院還將人工智能應用到診斷環節,減少醫生漏診率。
馬偉杭介紹,“浙江健康導航”平臺接入了全省近家醫院的預約掛號服務,統一提供省級醫院門診叫號、檢查檢驗報告查詢等服務,平臺還能根據既往就診信息和需求,為用戶智能推薦合適的醫院和醫生。
目前,浙江省省級醫院已完成號源池整合,80%的號源供網上預約,40%的號源優先開放給下級醫院。省級醫院早高峰掛號排隊時間已控制在9分鐘以內,各市級醫院早高峰掛號排隊平均時間已從6月份的8.21分鐘縮短至4.53分鐘。
“浙江省已有13家省級醫院開展了近30項人工智能應用,包括肺部結節腫瘤、食管癌、宮頸癌、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等疾病的篩查和輔助診斷”,馬偉杭補充道,“其中,肺部結節等影像智能診斷系統已在部分省市縣醫院應用,減少了醫生的漏診率,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為例,其研發的甲狀腺超聲影像智能診斷系統通過學習5萬份甲狀腺結節圖像,提取甲狀腺結節超聲影像特征數據集來識別甲狀腺結節,并判斷其良惡性,輔助醫生進行快速定位和診斷,在超聲科應用超過300例。
“目前系統對2mm以上大小結節的檢出率達98%,與活檢結果比較準確率達88.1%,該結果已超過三甲醫院普通醫生平均水平,接近高年資超聲醫生水平。”浙一醫院院長王偉林表示。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