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設置分析儀器異常問題“情境”,一對一答疑解惑。
因
分析工轉崗分流和陸續退休,人員緊張。用培訓提升員工技能和工作效率,滿足崗位合并需求。
補
現場調整儀器參數、加減進樣量或配制代表性樣品,再現分析異常現場。
果
提升了操作技能,考試合格率100%。12名員工四班兩運轉,并獨立頂崗。
10月8日上午,在吉林石化染料廠分析車間,3名分析女工分頭忙碌著進行色譜分析、cod分析和化學分析。她們各負其責,又配合默契。這是一個剛剛合并的新生班組。這份嫻熟操作與井然有序與該廠創新開展的巧設“情境”提技能員工培訓息息相關。
盯問題導向 建立記錄清單
“其實掌握儀器的操作并不難,難的就是異?,F象的處理!”班組合并前,一位從事環保監測的分析工皺著眉頭說。
分析系統配備氣相色譜儀、電位測定儀、水分測定儀等不同的分析儀器及計算機工作站。對于曾經從事水質分析的分析工來說,乍一接觸這些儀器,的確很難操控又令人頭痛。
“氣相色譜儀的一些基線噪聲,當成了雜質組分參與計算怎么辦?怎樣才能避免基線漂移呢?” “分光光度法的空白試驗,對分析結果的準確度有什么影響?”
面對分析工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分析系統教育員劉羚深入到基層班組,建立了“菜單式”記錄清單,并將異常問題處理方式、方法一一進行了整理。
鑒于分析儀器有別于裝置區的大型設備出現異常只能仿真模擬,而分析儀器可以還原或再現異常問題環境的實際,這個廠豐富培訓載體、創新培訓形式,組織開創了“情境”教學的新嘗試。
講分析原理 厘清內在原因
“情境”教學采用“理論+實際”的原則,促進分析工儀器操作技能的快速提升。
氣相色譜法在定性上是個“矮子”,在定量上卻是個“巨人”。根據檢測器的不同,它的檢測能力能達到ppm(百萬分之一),甚至 ppb(十億分之一)級別。但這種強大的定量能力,也存在著干擾弊端。比如把基線噪聲當成組分參與計算,從而降低了主要成分含量,造成偏差。
“個別微量雜質不打保留時間時,需要降低斜率值、最小半峰寬、最小峰面積,否則會使分析結果偏高?;€漂移影響分析結果的精密度,它和儀器穩定時間以及氣路系統氣密性等有關。”
針對異常問題清單,專業技術人員首先從不同儀器的原理方面分析講解,從根源上厘清原因,為下一步輕松“情境”演練奠定了技術支撐。
設異常“情境” 分類答疑解惑
在色譜分析室里,一根幾微升的注射器,在分析工的手里傳遞。
“進0.4微升樣品。”“各峰之間分離效果很好!”
分析工通過加減進樣量、調整儀器參數等方式,還原漂移、小峰不打保留時間等異常“情境”,逐一破解難題。
在儀器法測定廢水中cod演練中,通過配制渾濁及懸浮物較多的水樣,并現場測定,讓員工明白了“水樣的均勻性對分析結果帶來的誤差影響”,提高了分析數據的準確度。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