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杭州市區城市照明總體規劃(修編)》(草案)正在市城市建設陳列館(慶春路258號)展出。本輪城市照明修編的最大亮點是,首次形成了涵蓋杭州十大城區、總面積約8000平方公里的系統性、一攬子的照明規劃方案。
10月13日,值班人員將最后一次進行現場解答,感興趣的市民朋友可以去看一看、問一問,為杭州美麗的城市夜景提提寶貴意見。
將形成風格和主題統一的夜景觀軸線
根據規劃草案,本輪城市照明修編將形成“一軸·兩廊·三心·多點”的城市照明結構。
“一軸”是錢塘江夜景觀軸,貫穿杭州城區、富陽、桐廬、建德的城市主要軸線。
“城市文脈夜景觀走廊”和“城河互動夜景觀走廊”的“兩廊”結構,一條反映了城市從西湖時代到錢塘江時代,以及城市西進的發展脈絡,另一條則串聯了杭州這座水網縱橫、江海潮涌的城市重點河道。
“三心”分別是西湖夜景觀核心區、“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夜景觀核心區、“湘湖、白馬湖”旅游度假區夜景觀核心區。
“多點”則指城北城、臨平城、下沙城、江東城、臨安城、艮北新城、城東新城、未來科技城等城市副中心。
另外,在這次的規劃方案中,還專門謀劃了“亞運主題照明”。
亞運會景觀照明將以錢塘江為主軸視角,沿錢塘江兩岸,東西向線路分別通過以西興大橋(秋石高架)—機場高速、慶春東路—市心北路沿線表現,南北向線路分別以富春路、江南大道沿線表現。
功能性照明重點保障機場至亞運村的主要通道以及亞運村至各個參賽場館的主要道路,規劃還對各個體育場館的景觀照明建設提出了控制要求。
首次引入“黑天空”(dark sky)概念
當問及本次修編最大的亮點是什么時,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光環境所的王小冬所長脫口而出:“首次引入黑天空(dark sky)的概念”。
黑天空概念在國外已相對普及,但在國內,還沒有一個城市在規劃的層面上提出過這個概念。杭州是首個將黑天空概念引入城市照明規劃體系里的。利用黑天空概念,防止光污染,促進打造低碳城市,同時踐行“亮燈不擾民”。
王所長說,黑天空概念強調的是用燈節制,并非完全不設照明,重點在“亮哪里”“怎么亮”上,“自然生態保護區、森林公園核心區等一些區域不能亮,黑天空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是要使用截光型燈具,嚴格約束出光,杜絕四處發散。對于特殊的鳥類、動植物保護區域,需使用符合其保護及生長的燈具色溫”。它指向的是,城市照明要與城市的生態環境相呼應,呵護美麗杭州的生態環境。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