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農業機械可怕到什么程度?農業工業化生產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2018-10-10 07:19來源:農機指南//
原標題:德國的農業機械可怕到什么程度?農業工業化生產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德國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其經濟實力毋庸置疑,而提起德國,人們總會聯想起德國制造等標簽,德國制造以精湛的技術工藝、卓越的產品質量和良好的品牌信譽著稱,德國的農機制造同樣也是如此,以精準的市場定位、精湛的技術工藝、卓越的產品品質和良好的品牌信譽著稱。
| 農機小課堂 |德國的現代農業
前方高能預警,先放幾組德國農業機械工作的動圖大家感受下大工業時代背景下的現代工業。農業工業化下的大規模殺傷設備:
垛草堆是這樣制作出來的:
然后是這樣被一個個帶走的:
鋪個田間地是這樣子的:
干凈利索、整齊劃一:
除這個草是這樣子的,道路兩側的草就這樣被收拾了,順便自動規避障礙物:
森林中的伐木機是這樣的,不知道以為是變形金剛呢:
如此高的工作效率,實在令人咋舌:
植樹都用植樹機,將樹苗規整地放進裝置內:
點個坑就是把樹苗植入了:
也可以選一臺去摘菜:
看完這些現代化設備,咱們回過頭來看看德國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德國國土面積約35.72萬平方公里,2013年,農業用地約占國土總面積的50%,德國地勢北低南高,呈階梯狀,南北農業有較大差異,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和氣候特征發展適宜當地的農業。德國農業用地僅為美國農業用地的4.07%,耕地面積僅為美國的7.41%。
由于飲食習慣的問題,德國農業以畜牧業為主,農牧結合,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賣、黑麥和土豆等。首先德國在1955年頒布《農業法》,鼓勵土地合并經營,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和出租,這就使得小農場轉變為規模更大的農場,50年代中期,又實施《土地整治法》,調整零星小塊土地,使小塊土地連成片;德國政府非常重視農業合作經濟組織,是世界合作社的發源地,早在1867年就制定了第一部《合作社法》。德國農場經濟主體主要有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種,家庭農場有大規模超過100公頃的,也有中小型農場,當然也有兩公頃以下的微型農場,但不論規模大小,在農場內,均有專業的農業機械設備,能夠滿足生產需要,而且農場經營者素質普遍偏高,且由于機械化程度高,所以兼業化現象普遍,管理也很現代化。
德國對于農業機械化極其重視,德國政府對農業機械化極其重視,如:實行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價格補貼、貸款等經濟措施;保證農機產品質量,擴大銷售網點,充分供應零部件;加強農機使用維修的培訓;重視農業機械化科研工作等。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德國家庭農場數量不斷減少,大量農民投身其他工作之中,農業勞動力的減少和農場規模經營的需要,農業機械化就極為重要,德國為了推進農業機械化,對農民使用的柴油進行23%~50%的價格補償;對農民購置農機具等農業生產資料給予低息貸款甚至無息貸款。20世紀70年代以后,德國農業生產就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平均每千公頃農用地拖拉機的數量在歐洲排名第一。
德國農機企業雖然規模并不很多大,除了科樂收年收入能躋身全球前五之外,其他不少企業的銷售規模基本都在5億歐元以下,但是德國農機產品與其他工業品一樣,受到不少國家消費者的追捧,品牌競爭力非常強,每年的出口量占農業機械的50%左右。農機產品制造水平高,農機企業對市場需求反應及時,適應能力強,所以在世界上德國農業機械能夠占較高份額。德國農業機械能夠有很強的競爭力,與其重視農業機械人才的培養,注重產品的創新、產品的質量、以及售后等都是分不開的。
德國的教育質量還是受到國際廣泛認可的,德國是一個高等教育發達的國家,其教學質量堪稱上乘。德國的高等學校分為大學和高等專業學校,對學生的在校注冊學習時間只規定了常規學期數,對最高學期數一般沒有明確的規定。學生可自行安排學習時間。德國大學上課不點名,除實踐環節外,學生可自行決定是否去聽課,但是都必須通過嚴格的筆試、測試和考試??荚嚢才旁诩倨?每隔幾天安排一門考試德國的大學采取的是寬進嚴出的一種模式,大學入學是根據高中會考的成績決定錄取的,而不經過入學考試。
進入大學后,基礎階段的考試是很嚴格的,在這個階段里大量的學生因考試不及格而被淘汰。這就與我們國家很不一樣了,我們是嚴進寬出,主要原因可能是人口基數大,大學即便一再擴招,也無法使得大部分人都能進入大學學習,且我國把高考定義為一種選拔方式,這就決定了必然會有所淘汰。但是嚴進寬出就意味著大學教育質量參差不齊。很多人戲稱,自己的人生智力巔峰就在高考時。
農機企業十分重視農機產品質量,德國的本土農機公司claas科樂收公司擁有多條先進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較高,生產線上每一道工序,都錄入裝配工人的信息,實現了質量可追溯;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用戶個性化需求,大型農機設備都實行定單式生產,在裝配線上就能知道該產品的銷售地,都為每臺設備建立了詳細的檔案,做好售后跟蹤服務;隨著高科技技術在農機上的廣泛應用,駕駛操作人員的技能直接影響到農機設備效能的發揮,農機企業非常重視對經銷商和用戶的技術培訓,每家企業都設有專門的技術培訓中心;通過兼并小企業等手段來配置資源,開展國際化的生產大協作,以實現利益最大化。德國農業機械也進一步向大功率、多功能、大型化、智能化、更高科技、更節約資源、更環保、向著覆蓋農業全領域和農業生產全過程的方向努力。
在中國,農民不僅收入少,而且在生活、養老、看病、教育等方面與城市居民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跳出農門成為農村孩子的最佳選擇。無法考上大學的人只好進城當“農民工”,能考上大學的也盡量不選擇農業專業。就讀農業專業只能算是無奈選擇,而且就業前景亦不容樂觀?!稗r業、農村和農民”竟然成了老大難的“三農”問題。
我國農機目前質量可靠性還不高,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售后服務也經常被消費者吐槽,所以即使很多我國農業機械都被列入購機補貼中,還是有很多消費者愿意去購買一些國外進口的農業機械,畢竟安全、可靠、能夠持續穩定工作的農業機械才真的會讓農戶用的安心。
以上就是今天全部的分享啦,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幫助,歡迎小伙伴們留言評價并提出建議哦~
本文由農機指南原創,農機指南擁有其版權,未經農機指南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注:圖片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閱讀 ()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