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創新驅動制造業升級發展紀實
前不久,省經信委發布《2013年上半年全省100個產業園區“增比進位”考評通報》,公布了全省111個產業園區建設發展考評結果。貴陽市產業園區成績優異,在全省前10名中占據4席,在全省前30名中有10個園區榜上有名。其中,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小孟工業園名列全省111個產業園區第一名。
海信平板電視連續9年稱雄西南,貴州天力成為國內唯一具備生產中小功率雙燃料船用發動機資格的企業,航天電器順利完成“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飛行試驗的配套任務……近年來,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按照建設現代化工業強區、都市新區和生態文明示范區的發展定位,以創新驅動,全力推動制造業升級發展,在我省工業經濟發展中,“排頭兵”作用日顯。
創新奠定市場優勢
10月21日,貴陽海信將一批剛剛從生產車間出爐的新品運往成都、重慶等地,填補各地銷售倉儲的庫存量。到今年9月底,貴陽海信已完成產值30.69億元,同比增長54.78%。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貴陽海信在西南地區的市場占有率達到15%,已經連續9年穩坐西南地區第一的“寶座”。
“深厚的技術積累、個性化的客戶體驗是貴陽海信稱雄西南市場的主要原因?!辟F陽海信一位負責人說,從2010年起,貴陽海信參與科研課題100余項,并于2012年獨立研發10項新技術,讓貴陽制造的“海信電子”領先同類產品3個月時間,成為指引業界發展的風向標。
“雖然電子信息業產品更新換代特別快,而且技術被趕超是常有的事情,但只要保證走在行業技術的前沿,不斷創新,就不怕被趕超。等他們研究透了這個,我們下一項技術已經成熟了。”貴陽海信研發團隊負責人喻忠德自信地說。
創新帶來工業“新生”
10月20日,紅林機械有限公司的會議室里,紅林機電業控制事業部部長苗建中開始安排汽車自動變速器生產線的融資方案。項目確立以來,主動與紅林機械廠尋求合作的企業越來越多,這個昔日的老廠,成了如今汽車變速器市場的“香餑餑”。
“今年,是紅林廠邁向市場融資的第一步。我沒想到,一切會這么順利。”苗建中說,10年前,紅林廠還一直處在虧損的狀態。依靠國家的補貼與扶持,這個昔日的三線企業通過8年的努力才能得以存活,并逐漸扭虧為盈。去年,紅林廠年產值突破7億元,軍品、民品以及外貿的訂單量均實現了25%的年增幅。
“技術優勢,是我們最終能夠‘翻盤’的依據。”苗建中介紹,2007年,紅林廠逐漸擺脫虧損困境后,每年都拿出訂單成交額的5%投入到科研之中。隨著效益的好轉,紅林廠的技術投入力度也越來越大。
數據顯示,近兩年,貴陽經開區開展“軍民結合”項目,已經盤活了不少三線企業。
創新凸顯集群效益
10月22日,詹陽動力重工有限公司貴州省工程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現場正忙著施工。今年年內,中心成立后,詹陽將領頭集中處理省內工程機械類企業的技術難題,助推相關技改項目,聚合業內企業,集群效益明顯。
目前,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共有3個國家級技術中心企業、15個省級技術中心企業、1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市級工程技術中心企業。今年3月份,擁有105項專利的詹陽在貴陽市數十家同類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今年新增的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之一。
早在2010年,詹陽就率先開展技術改造工程,如今已與貴州紅林機械有限公司、凱沃重工等公司展開合作,形成了良好的產業互動。為進一步引導產業集聚,貴陽經開區正著手打造“五個產業園區、三個中心”,高位對接今年9月份落戶經開區的10個中關村項目,發揮規模效應。
按照規劃,經開區將主要依托小孟工業園內061基地、011基地、奇瑞客車、貴陽海信等企業,建起航空航天產業園、汽車產業園、機電產業園、電子信息制造產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園等五大產業園,打造3d打印中心、高新產業孵化中心、人才培訓中心。
“有這些科技平臺與中心作為技術支撐,到‘十二五’末,經開區高新技術的產業貢獻率超過50%,而經開區制造業的現代化程度也將更高。”經開區生態促進局副局長段志強信心十足地說,科技創新,將真正成為引領貴陽經開區經濟騰飛的法寶。
來源:金黔在線-貴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