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之間的相處一般都會存在“蜜月期”,在這期間內,人們普遍都會擁有美好的幻想空間,對事物存在無限的憧憬。環球投資市場同樣對中國的經濟,以及三中全會后的未來愿景充滿期盼。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在召開,早前,在對三中全會的解讀上,也象征了新改革方向即將成型。自今年3月新一屆政府上任后,環球投資市場經歷了7個多月的幻想期也將結束,往后明確的政策將帶領國家經濟的新方向和新發展。
在這7個多月的時間里,其實有不少“被幻想”出來的投資主題只是來自國際金融大鱷的炒作,從實際的考量下,根本不可能重推類似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后的刺激政策,金融大鱷為求目的可不擇手段。筆者估計,內地已結束了大規?;A設施建設時期,未來基建增長速度也將放緩,與此同時,中央政府將規劃并整體制定國有土地的出讓制度改革,未來地方政府可以動用的頭寸將受壓抑,也不可以隨意大規模推動基建。在“市場化”的思路下,政府職能將慢慢轉變、市場將帶動國家經濟的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筆者對三中全會的效果也充滿期盼,意義上這象征著新一屆政府政策的首航,預期會議將涉及廣闊的改革范圍、以及空前的改革力度。對投資市場而言,極具前瞻性。正如國研中心早前提過針對內地行政、壟斷、土地、金融、財稅、國資、創新和涉外之八方面改革建議,改革涉及的問題與方向既深且廣,在短期難以全面解決,需一步步推進。如何定立先后次序,在不同的領域內,應該先行解決和改革短期挑戰。
舉個例子,在行政體制改革的問題上,如何轉變政府職能和加快簡政放權在基礎產業的問題上,如何改變壟斷形勢,如何在全國推動實施階梯化的水價及電價、如何改革現有煤炭資源稅和鐵路貨運價格等問題在土地的問題上,如何補助農民,如何在全國加速改革農村建設用地和農用地確權的政策,所涉及的承包經營權,農村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試點等等,都應該是短期的重點。
至于金融改革問題,更加是重中之重,利率市場化已經成為趨勢、開放長期存款利率上限,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將會是短期改革的方向。而進一步擴闊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資本項目的開放、完善新股發行制度、優先股試點的推出、資產證券化同樣是投資界所關注的改革問題。
在財稅上,筆者認為中央政府將繼續改革財政支出結構,未來政策將全面傾斜在民生領域上,政務行政經費開支將大為壓縮。而在稅務改革上,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的領域上,將拓展到服務業內的各行業,并在全國實施。針對小微企業,進行減稅。同步推動資源稅改革。在地方債務問題上,經過全國審查五級政府債務后,中央政府或會增加為地方政府代為發行債券的規模,以防止地方債務再度自行膨脹。
作為總結,過往7個多月,筆者觀察到新推行的各類型政策,貫徹的思路就是“市場化”,希望市場能在更大范圍內、有效率地發揮資源配置的基本功能。在這新的宏觀環境下,更多參與者進入市場、鼓勵競爭,締造營商和生產的環境,以培養創新發展的優良環境,全面創新發展,投資者的思路也應作出相應的調整與改變,民營資本與創新思維將獲得空前的發展空間,也將成為投資焦點所在。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