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行業原本是為制造業服務的一個衍生行業,按照制造商的要求批量生產產品的模子。據了解,我國模具產業自發展以來,每年以平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長,高于國內gdp的平均增值一倍多。
我們日常生產、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種工具和產品,大到機床的底座、機身外殼,小到一個胚頭螺絲、紐扣以及各種家用電器的外殼,無不與模具有著密切的關系。模具的形狀決定著這些產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質量與精度也就決定著這些產品的質量。因為各種產品的材質、外觀、規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為了鑄造模、鍛造模、壓鑄模、沖壓模等非塑膠模具,以及塑膠模具。
我國模具市場正處在高速增長期,尤其是塑料橡膠模具,更是有了長足的發展。從近年我國模具進出口數據可以看出,進口塑膠模具金額比出口金額高很多,塑模具產品進出口占比統計要改善中國塑料模具的進出口狀況,必須加速國產塑料模具的發展。
為此,要盡快突破制約模具產業發展的兩大瓶頸。一是模具標準化率不足,這必然導致交貨期延長,同時造成用戶更換零部件的困難。模具標準化程度低也直接制約著模具的專業化分工協作和商品化流通,也限制了模具的出口,2011年中國模具標準化程度和商品化程度在55%左右,與發達國家商品化程度70%-80%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與此同時,價廉物美的中國沖壓模具在國際市場頗受歡迎,國產沖壓模具在我國的模具進出口總額中占據第二的重要位置。沖壓模具占模具進出口總額的百分比分別為40.33%和25.12%,已經成為國際沖壓模具領域重要的出口國之一。我國沖壓模具行業正在不斷追趕世界先進水平,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不少國產精密沖壓模具在主要性能上已經能夠和進口產品媲美,行業總體水平顯著提高,不僅實現進口替代,還有相當一部分產出口到美國、日本等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目前,我國精密沖壓模具正在積極走向國際舞臺,參與國際競爭。
如今信息移動產業的迅速壯大和建筑工程的不斷開發,正是模具行業擴大生產和企業規模的好時機。“十二五”期間,國家計劃建筑的工程數量巨大,新型建材的大量需求,極有可能會出現塑料管道模具等不同模具的供不應求。同時,我國信息產業仍以飛快的速度不斷發展,創造的利潤更是年年創新高,手機、彩電、筆記本等等機殼都需要大量的模具,僅這項的生產空間就是不可估量的。
我國模具市場業在歷經多年來更新換代之后越來越繁榮,并且還在不停的增長和擴張。隨著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我國模具行業和更多高科技技術不斷結合發展,未來發展的前景肯定也是越來越好。
來源:華夏模具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