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駛時,照明燈具是不可缺少的,而汽車燈具主要的功能有兩點:一是照明功能,即照亮道路,交通標志,行人,其他車輛等,以識別標志和障礙物;二是信號功能,即顯示車輛的存在和傳達車輛行駛狀態的信號。因此,汽車車燈按照其功能也可以主要分為照明燈具和信號燈具,照明燈具主要包括前照燈、前霧燈、倒車燈、牌照燈、壁燈、頂燈、門燈、行李箱燈、閱讀燈、踏步燈、發動機艙燈等;信號燈具主要包括位置燈、示廓燈、轉向燈、行車燈、駐車燈、制動燈、后霧燈、回復發射器以及車內各類指示燈和警報燈等。
相關資料顯示,一部中高檔汽車中車燈總成數量在30個左右。
汽車燈具按光源來分,主要包括白熾燈、鹵素燈、氙氣燈、led燈、激光燈等。led燈不僅在環保節能具有較強的優勢,而且在造型和顏色上更加自由多變,可以勝任各種不同用途的車燈,受到了廣大廠商和消費者的青睞,隨著成本以及穩定性的問題的攻克,led燈的應用將愈發廣泛。
高工產研led研究所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led前照燈的滲透率僅為8.5%,led霧燈滲透率為10%,日行燈和尾燈的滲透率超過50%;2017年led汽車燈具前裝市場規模達到224億元,同比增長14.2%,led前照燈受益于價格下降和滲透率快速提升,其市場規模達到43.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這也使得國內外車燈和led車燈器件企業加快在led前照燈市場的布局。
我們將led前照燈與其他類型的燈具對比如下:
led前照燈與鹵素燈、氙氣燈對比,具有壽命長、發光效率高、響應速度快、抗振動性能好,并且led前照燈可以做得很薄,非常有利于造型;并且不用擔心光源的熱量對燈具的影響問題,而與激光前照燈對比,led汽車照明具有較強的成本優勢,再加上led可以滿足未來adb/matrix智能前照車燈等對發光器件的要求,led前照燈滲透率得到快速提升,目前國內20萬以上的中高端車型基本上均已配置led前照燈,未來隨著led前照燈價格的進一步下降,led前照燈將進一步向10-20萬區間的汽車滲透。
雖然led在汽車照明上的應用越來越多,但國內led燈具及其led發光器件市場還主要由國外所主導,目前國內汽車燈具行業已經形成了“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一超”是上海小糸,“多強”包括法雷奧、斯坦雷、海拉、馬瑞利、大茂偉瑞柯為代表的外資企業,這些外資企業在國內汽車照明的市場份額超過60%,而國內led汽車照明器件則主要由歐司朗、lumileds、日亞等所占據,三者在國內的市占率超過80%,國內企業的市占率僅有不到10%。
ggii認為導致以下局面的原因包括:
1、國內車燈市場主要有合資或者外資占據,其供應鏈比較固定,難以打破,且主機廠考慮到產品可靠性一般會指定led車燈廠使用歐司朗或lumileds的器件,因此目前國內led車燈器件主要以國外產品為主;
2、led車燈進入門檻高,國內企業技術儲備不足,以led汽車照明器件為例,led汽車照明中使用到汽車中的led發光器件需要達到車規級,要求高光效、耐溫好,同時對led芯片的穩定性和一致性要求非常高,要求企業通過ts16949,要求led器件通過aecq101或aecq102體系認證(要求led芯片tj=150℃(前大燈要求175℃)),技術門檻較高,再加上國內led企業布局較晚,技術相對落后,因此國內led汽車照明市場基本還是由國外企業所主導。
為了打破led車燈由海外巨頭主導的局面,ggii對國內led企業的建議如下:
1、面對高門檻的前裝市場,國內led企業可以首先在車燈的后裝市場發力;2018年上半年國內汽車保有量達到2.29億量,按照每年5%的車燈更換率,50%更換led車燈,未來每年就至少有572萬個led車燈的需求,市場體量同樣可觀。
2、先車內照明后車外照明,led車外照明特別是前照燈因為對汽車安全十分重要,再加上使用環境相對惡劣、照明器件功率大,對散熱和可靠性的有較高要求,因此其技術門檻相對車內照明要求高出不少,國內企業在技術積累相對薄弱的情況下,可以率先主攻車內照明。
3、率先主攻自主品牌,國內車企相對于合資和外資車企,特別是一些新興的新能源車企對國內供應商的態度相對比較開放,對國內led照明器件的接受程度高,國內led車燈、模組和器件企業可以率先從這些主機廠入手。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