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于深度學習其實并不太了解,它有點像實驗性的科學產物,效果確實讓人驚訝,但并不知道它為何有這么好的效果。這就如同我們對中藥的了解,雖然知道它有療效,但并不知其原理。如果希望產生下一代嶄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必須要了解現在的深度學習技術,否則很難對它進行改進。
■本報記者 黃海華
“深度學習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但大概五六年后,可能會遭遇瓶頸。”昨天,2018人工智能大會人工智能前沿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姚期智在發表演講時說。
近年來深度學習技術獲得了很大成功,其實這是三四十年前甚至更早些時候出現的技術,當時來自深度學習領域的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技術無法打敗其他方法,但由于大數據和強大的計算機應運而生,傳統的深度學習方法煥發了第二次生命。
“下一波的人工智能創新會來自哪里?它的源泉又是什么?”姚期智認為,我們對于深度學習其實并不太了解,它有點像實驗性的科學產物,效果確實讓人驚訝,但并不知道它為何有這么好的效果。這就如同我們對中藥的了解,雖然知道它有療效,但并不知其原理。如果希望產生下一代嶄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必須要了解現在的深度學習技術,否則很難對它進行改進。在過去的四五年,已經有不少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科學家,在這方面作了相當多的積累。“這可以算是一種間接突破,是下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在科學上最合理、最有可行性的一個方向。”
“有沒有可能將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結合在一起?”姚期智認為,量子計算機也是一個顛覆性的發展,甚至可能是更深刻的革命。在他看來,量子物理是最深入最美麗的物理法則,如果有一個足夠強大的量子計算機也許有可能模仿大自然量子法則,從而理解自然智能。如果把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機結合起來,有可能對于世界會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來源:解放牛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