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游鋼企或有減產
由于鋼市整體持續低迷,國內鋼產量始終處于歷史高位,產能過剩使得今年的鋼材價格較去年相比大幅走低,這使得鋼廠利潤難以改變微利格局。今年截至11月末,國內粗鋼產量已經高達7.1億噸,較去年同期增長約8%,然后與此同時,鋼價則在近幾年連年下跌,以螺紋鋼為例,今年的平均價格較去年下跌約200元/噸。基于鋼市疲軟,鋼廠盈利情況薄弱,目前鋼廠整體依然維持幾無盈利的格局,隨著冬季淡季的到來,鋼廠的產量或許會有小幅減少。另外,今年以來國家對于環保的要求有比較明確的要求,使得一些環保設備較差的中小型鋼廠受到了一些停產壓力,唐山地區在上個月已經有一些落后中小鋼廠關停,因此,在未來幾個月內受制于環保因素,有更多鋼企以減停產的方式,避過這段微妙的風險期。從一些跡象上來看,減產可能已經在發生。首先,11月下旬公布的旬度粗鋼產量已經有所回落,同時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焦化廠的開工率近期有所松動,尤其是200萬噸以上產能的焦企開工率近期回落2個百分點。
從這個層面來看的話,如果鋼廠適當減產,則可能會出現對于原材料的需求減少,這就使得煤焦在未來一段時間的供求關系或許會帶來一些變化。相對而言,曾經的鋼廠冬儲在近幾年尤其是今年幾乎沒有體現,自10月份以來,鋼廠的煤焦庫存盡管處于中等偏多的情況下,但并沒有太多的變化,反而在進入11月中旬后逐漸變少。這可能表明兩種情況,一種是下游需求過于旺盛,鋼廠來不及采購;另一種是鋼廠對于明年的市場并不看好,因此決定不增加過多的庫存。從目前的鋼價運行表現來看,第二種情況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如果假設鋼廠在整個冬季不繼續擴大而是減少原材料庫存,這就意味著鋼廠準備減產或者說不準備增產的可能性有所加大,對于煤焦價格而言,或許會形成一定打壓。
二、焦煤市場已露疲態
盡管在8月份經過一輪補庫行情,焦煤價格在一個月內出現了明顯的反彈,上漲約150元/噸。但在進入9月中旬之后,國內焦煤市場一直處于穩定狀態,除個別地區外幾乎沒有任何上漲。而與此同時,作為國內進口量最大的澳洲主焦煤,則在近2個月出現了連續性下跌,跌幅約在15-20美元/噸之間。從全球范圍來看,焦煤市場已顯現弱勢。另外,近期國內在環保大幕拉開后,國內焦煤品質差異價差拉大,由于河北地區限制含硫0.8%以上的高硫煤煉焦,使得臨汾、呂梁柳林等個別地區的低硫煤價格出現明顯上漲,但國內低硫煤所占比重較小,剩余高硫焦煤依然未有上漲,同時,部分地區如青海等地已然出現了焦煤小幅下跌之勢。
從目前來看,造成國內焦煤市場弱勢的主要原因在于兩點,其一是短期鋼廠庫存過剩,盡管焦煤冬儲在今年弱化表現得更為明顯,然而由于鋼廠前期低價持續補庫,使得鋼廠的焦煤庫存一直處于較高水平,自國慶節以來,國內大中型鋼廠的平均焦煤庫存約在20天左右,由于鋼價的疲弱,鋼廠減產行動有所展開,鋼廠已在近期逐步減少采購才使得焦煤庫存在近期小幅下滑。其二是國際焦煤近期大量到港,使得國內焦煤供需結構更為糟糕。由于原本冬儲的時間段,是煤炭貿易商進口焦煤的商機,尤其在澳洲主焦煤持續走弱的情況下,四季度進口焦煤再度引來高峰,這使得今年進口焦煤數量較去年出現明顯提升。在未來幾個月需求得不到明顯改善的前提下,目前的焦煤高庫存現狀將使得明年一季度焦煤現貨價格逐步走向下跌。
三、焦炭低庫存運行仍顯弱勢
相比于焦煤,焦炭市場的情況整體略好,不過與去年相比則有明顯差距。從價格上來看,國內焦炭價格平均水平約比去年同期低200-300元/噸。目前河北地區的準一級焦炭價格約在1480-1530元/噸附近。盡管自8月份以來,焦炭現貨價格每個月都有所上漲,但漲幅及頻率則相對較低。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下游鋼材價格同樣比去年同期價格水平低不少,這使得即使焦化廠想要提價,也很難有較大幅度,尤其在10月鋼材價格出現一輪下跌的情況下,焦企缺乏提價空間。其次,與焦煤不同的是,焦炭在9月后尤其是進入11月以來,在每個月均會有一兩次提價,每次約在30元/噸,這主要得益于焦企的低庫存運行。由于連續幾年面臨產能過剩以及庫存難以消化的窘境,今年下半年,焦企普遍采取接訂單再生產的模式,壓低企業庫存,使得在議價權方面反而比焦煤更具優勢。同時從鋼廠的焦煤焦炭庫存進行比較就能發現,整個四季度,鋼廠焦炭平均庫存僅為14天,低于以往的18天,而焦煤庫存則與往年基本持平約在20天。
從后期來看,中長期產能過剩依然使焦炭價格每年的運行空間有所下移。而僅僅考慮明年一季度的話,如果未來幾個月鋼企減產,對于焦炭需求而言同樣會造成減少的跡象,只不過與焦煤相比情況略好。從焦企的角度來看,年前依然會以低庫存狀態運行,這段時間價格將維持穩定甚至還會小幅調整,不過隨著焦煤的價格回落,將使得焦企的利潤出現增長,一旦利潤轉好,焦企的生產又很有可能如今年年初一樣迅速提升,但如果鋼市未能迅速好轉增產則一季度中后期仍將因產量增長而出現價格的回落。
四、新政策出臺利空價格
在11月24日舉行的《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報告》發布會暨煤炭產業未來之路研討會上,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嚴天科透露,為促進煤炭行業平穩運行和持續健康發展,國務院辦公廳于11月18日下發了《關于促進煤炭行業平穩運行的意見》。《意見》主要包括堅決遏制煤炭產量無序增長、切實減輕煤炭企業稅費負擔、加強煤炭進出口環節管理、提高煤炭企業生產經營水平、營造煤炭企業良好發展環境等內容。同時,《意見》提出加快推進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請財政部、發展改革委抓緊組織落實有關工作,并向國務院作出匯報。
從近期這份出臺的政策來看,主要強調兩點,一是減稅,二是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應該說,僅僅從這兩點來看,都是相對偏利空煤焦價格的。首先,企業成本均包含各項稅費,如果政策真能有效實施,勢必會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增加企業利潤,但在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價格主要由成本而定,隨著時間推移,市場會逐步壓縮利潤空間,價格或將再度下移。其次,從煤炭資源稅改革來看,由原來的從量計稅改為從價計稅的話,使得企業更愿意進一步采取擴大生產,控制價格,以量博取利潤的方式運行,在產能過剩的格局下,同樣對于價格上行有弊而無利。
五、總結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對于未來煤焦市場有以下判斷,從中長期來看,產能過剩將使得煤焦市場價格平臺逐步下移,如果出現短時上漲主要來自于類似于今年8月份短期補庫行情。而短期來看,隨著環保深化及淡季到來,鋼廠進一步減產的可能性加大,由于焦煤的高庫存以及進口煤的大量到港,將使得焦煤在明年一季度先出現價格下跌的情況。同時,隨著低庫存運行的焦企利潤逐步增大,年后或將率先擴大生產,一旦鋼市未能走強,焦炭也將在年后震蕩下行。
來源:慧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