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工信部發布《2013年中國工業通信業運行報告》預計,201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可能有所回落,新能源汽車有望成為新的增長亮點。2013年前11個月我國汽車累計產銷已經雙雙超過去年全年。據中汽協統計,1至11月份,我國內地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999萬輛和1986萬輛,同比增長14.3%和13.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9.8個和9.5個百分點。
報告分析認為,在居民汽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我國能源、交通和空氣質量壓力不斷加大,采取限購政策的城市將進一步增多,2014年汽車產銷可能在今年高位增長的基礎上有所回落。據我國官方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2013年9月發布的《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明確了財政補貼支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具體政策。報告稱,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推進實施和相關公共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的作用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有望加快發展。
立法管理電動車
考驗相關部門智慧
近年來,在我國二三線城市較為普遍的電動車有擴張蔓延趨勢,電動車車速過快、駕駛員違規駕駛等問題日益突出。現有的法律條文中,電動車既不屬于“機動車”,又不屬于“非機動車”,電動車違章沒有明確的懲罰措施。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正在研究制定中,有望在2014年立法。業內人士認為,立法管理電動車不能簡單粗暴“一刀切”。早在2010年初,國家便有相關規定:40公斤以上、時速20公里以上的電動自行車劃入機動車范疇。這就意味著現有的大多數電動車得上牌照,車主得考駕照,但實際執行效果并不理想。制定嚴格的法律規章制度來管理電動車是大勢所趨,如何兼顧交通安全和群眾的剛性需求,需要各部門縝密調查,考驗著相關部門的行政智慧。
2013年我國召回
缺陷汽車376萬輛
日前,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截至12月26日,2013年度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活動130次,召回缺陷汽車產品375.97萬輛,同比增加17.37%。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所召回的缺陷汽車產品中,受國家質檢總局調查影響召回的數量為196.13萬輛,占全年召回數量的52.17%。共實施輪胎召回1次,涉及產品47.18萬件。其中,國產汽車召回58次,涉及車輛327.75萬輛;進口汽車召回72次,涉及車輛48.22萬輛。(鄭睿)
奧迪宣布將投巨資
開發新車型
1月3日,奧迪汽車發布消息稱,該公司在未來5年將實施破紀錄的投資計劃—2014至2018年期間,奧迪將投資約220億歐元用于新車研發、科技創新以及全球生產設施的擴建,其中70%的投資將用于新車型和技術開發。未來,奧迪品牌車型也將從目前的49款增至60款。奧迪管理董事會主席施泰德表示:“我們原定于2015年實現的‘150萬輛年銷量’目標,已經在2013年提前實現。因此,我們現在有充足的信心向‘年銷量200萬輛’的下一里程碑前進,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繼續保持投資的原因。”
來源:江西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