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項:
2018年9月10日乘聯會公布8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數據,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8.4萬臺,同比增長61.7%,環比增長18.6%,表現良好。按車型結構劃分,8月份純電動a00級電動車的占比38%,低于a 級電動車2個百分點,市場驅動力切換逐步顯成效。
評論:
新能源乘用車強勢增長,市場驅動力轉換初見成效。8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創補貼新政后新高,達到8.4萬輛,同比增長61.7%,環比增長18.6%,繼6月份經歷補貼政策切換后首次出現環比大幅度增長。由于補貼新政加強了對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的要求,新能源汽車市場在經歷5月底6月初的搶裝潮后一度陷入平穩過渡期。車企生產角度合格證數據從7月份起就出現環比較高增長,8月份合格證數據為9.3萬臺。而銷量角度存在一定市場滯后性,8月份在乘用車市場整體環比增長11.13%的基礎上,新能源乘用車強勢增長反映了在一線城市限行和限牌以及營運類剛性需求保證的基礎上,新車型帶來的增量需求強勁。我們認為伴隨一批高能量密度和高續航里程的車型在下半年逐步推出,市場消費需求將會逐步打開,三季度末四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可期。
車型結構切換仍處培育期,a00乘用車銷量占比小幅上升。8月份a00級純電動乘用車占比38%,低于a 級車2個百分點,但其占比較7月數據依然增長了2個百分點。自6月份a00級純電動乘用車占比出現斷崖式下滑之后,7-8月份占比又有小幅反復,一方面體現了剛需的強勁,另一方面表明車型結構升級從車企端推動到市場真正需求爆發仍需一定培育期。從乘聯會公布的8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行前10的車型來看,除奇瑞eq 電動車和華泰ev160外其他均為a0級以上車型,前10車型結構占比中高端車型占比已較高。
新能源汽車整體滲透率偏低,距離工信部2020年10%目標仍有較大差距,潛在成長空間巨大,何時放量是關鍵。我國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77.7萬輛,滲透率僅為2.7%,而2018年截至7月底這一比例仍只有為3.1%,距離工信部提出的2019年8%、2020年10%有較大差距。政策層面伴隨補貼退坡及雙積分政策的實施,高品質新能源車型持續問世及產業鏈成本下降將成為目前過渡階段的市場主要驅動力。對于新能源汽車銷量我們2018年保守估計增速31%,2020年預計可實現國家對新能源車產銷量規劃目標,即新能源車產量200萬輛,主要假設包括:1)客車:年產量增速放緩至5~15%,公交滲透率穩步提升;2)乘用車:滿足工信部2019、2020年新能源車積分考核比例(10%與12%)要求;
3)專用車:b2b 模式經濟性突出,便于快速推廣,維持相對較高增速判斷。同時隨著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以及乘用車車型結構逐步從a00級向a0級和a 級轉變,我們對于單車電池搭載量分車型給予不同增速。根據我們模型測算,至2018-2020年國內對于電池裝機量需求約為51.08gwh/74.69gwh/103.26gwh,2018-2020三年復合增速達到42%,而至2020年按1元/wh 價格計算,行業市場空間將達到千億級別。
來源:證券之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