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2007至2012年5年間,全球在生物醫藥領域的研發總開支基本保持穩定,僅增長了63億美元(2.4%),至2012年達到了2680億美元(均為扣除了通貨膨脹因素后的數字,下同)。
然而,有兩個國家的生物醫藥研發支出在全球所占比重在5年間變化最大,這兩個國家就是美中兩國。如下圖所示,美國在2007年在生物醫藥研發開支超過全球的一半,高達51.2%。在2007年后某個年份(具體哪一年記不清了,很可能是2008年)首次低于全球的一半,至2012年降至45.4%。這個下降幅度是引人注目的,因為在過去20年中,美國在生物醫藥研發開支一直占全球的大部分,曾經甚至高達70-80%。
在2007至2012年5年間,美國在生物醫藥研發開支的復合年增長率是負1.9%,其實,下降的不但是美國,整個歐美國家均是如此,比如歐洲下降了0.4%,加拿大下降了2.6%。和歐美國家的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亞洲一些國家的搶眼表現,尤其是中國和韓國,同期,中國的增長率達到32.8%,韓國為11.4%。不過,日本基本保持不變(10.8%vs.10.9%。中國在生物醫藥研發經費支出在全球所占比重從2007年的1.7%猛增到了2012年的4.9%。
美國在在生物醫藥研發開支主要是由于私營企業(美國的企業幾乎都不是國有或國營的)投資下降導致的,在2007至2012年間,企業投資下降了130億美元,降至2012年的700億美元。而美國政府的投資同期是穩定的,為480-490億美元。而中國的企業的投資同期則增加了48億美元,至2012年達到了63億美元,而中國的政府投資也增長迅猛,增加了14億美元,2012年達到了20億美元。
其中中國的企業投資大幅增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歐美跨國制藥公司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這些公司在歐美所削減的經費許多投資到了中國,現在全球前20大制藥公司基本都在中國設有研發中心或開設分公司,這其中的原因,除了中國龐大的、尚且不斷迅速增長的市場,還有低廉的勞動力價格和優厚的政府財政補貼等因素。另外,在生物制藥領域,現在研發外包的比例越來越多,很大比例的業務都外包到了中國和印度。這也是中印兩國cro(研究合同外包服務)公司成長迅猛的主要原因。
在未來至少10-20年的時間內,目前的大趨勢還會繼續保持,簡單的說就是“西降東升”,西方歐美國家所占比重不斷下降,而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所占比重不斷上升。另外,需要強調的是,目前雖然美國在全球生物醫藥研發開支所占比重不斷下降,但是不要就錯誤地認為美國不行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是2012年數據,美國所占比重為45.4%,整個歐洲幾十國家合在一起也僅占29.2%,日本也只有10.9%,而中國更是只有4.9%,這個差距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僅僅中國無法拉平,也沒有任何一個其它國家可以在未來的10-20年內取代美國的地位(至少在生物醫藥領域如此)。
目前在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美國一國超強的局面,短期內還無法改變。另外,這還只是投資上的差距,中國在技術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追趕上的。以生物技術藥領域內最為重要的單克隆抗體藥為例,中國迄今不要說研發出原創新藥,就是仿制都很困難,和美國的差距如果說有幾十年,估計業內人士沒有多少反對的。羅氏旗下的基因泰克該公司目前已經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美國公司了一家公司在單抗藥的研發實力就可以輕松ko掉我國在該領域的所有公司。
來源:medsci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