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本面分析,目前滬膠市場不具備足夠的上漲動能。首先,橡膠庫存仍處于一個較高水平。截至上周五,上海期貨交易所庫存上升到207452噸;保稅區庫存上升至33.9萬噸;日本港口庫存亦在2月17日上升到18094噸,而2013年10月18日僅有4386噸。龐大的庫存至少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前的供需條件尚沒有得到明顯改善。
巨大的進口亦在增加國內的供應壓力。中國海關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橡膠進口48萬噸,其中天膠進口25.1萬噸。在過去多數時間,中國的天膠進口量維持在10萬—20萬噸之間,20萬噸以上的進口量算得上較為龐大。龐大的進口對應的是大量的貿易融資,而這部分融資進口的橡膠同時又對國內的供應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從下游需求看,輪胎廠在春節后的生產尚未完全恢復。有關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周山東地區輪胎企業全鋼胎開工率僅為46.7%,與春節之前相比,有明顯的下降。國內半鋼胎企業的開工率保持尚好,但也只有71.5%。目前輪胎企業正在積極出臺新的促銷政策,各品牌輪胎下調了銷售價格,部分地區下調幅度超過10%。從輪胎廠下調價格可以看出,目前輪胎的需求尚未完全釋放,而輪胎需求未得到釋放自然也很難提高輪胎廠開工率,進而降低輪胎廠采購橡膠原料的需求。
汽車銷售表現一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月份汽車銷量2156355輛,同比增長5.99%。其中乘用車銷量1846846輛,同比增長7.03%;商用車銷量309509輛,同比增長4.58%。
從宏觀上看,經濟大方向有收緊趨勢。美聯儲縮減qe已經是大勢所趨。自去年至今,美聯儲的資產購買規模已經從850億美元下調至650億美元,qe退出計劃板上釘釘,大勢所趨。中國央行重啟正回購,大幅度回籠資金。2月18日,央行8個月以來第一次開展了正回購操作,回籠資金480億元。2月20日,央行又開展600億元正回購操作,資金回籠力度加碼。從資金面上分析,美國和中國均偏緊。
滬膠在經歷了接近半年的下跌之后,投資者抄底心態漸濃。不過,基本面尚未得到有效改善,這一點較為確定。而從趨勢角度講,目前滬膠市場仍然處于下降通道中。在基本面和宏觀均不樂觀的背景下,僅僅因為跌得太多就貿然抄底顯然是不正確的做法。
也許做多的信號正在醞釀當中,但目前來看并不充分。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