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搞煤化工的,現在不僅要看天氣,還得看用煤指標。再這樣下去,企業恐怕很難生存了!”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副總經理王俊旭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感慨。
王俊旭表示,煤化工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而且大氣污染物排放完全可以優于國家標準,但河南省近年來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部分地區“一刀切”去煤,煤化工用煤指標受限,企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記者了解到,限制煤化工用煤指標不僅是河南一省的現象,因其本身也是煤炭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的重要內容。那么,企業的呼聲是否合理?煤化工用煤指標究竟要不要放開?記者為此做了一番比較深入的了解。
煤炭消費量目標受質疑
記者了解到,根據河南省“重點行業控煤目標”,該省“化學原料及化學品制造業”2015年煤炭消費量為709萬噸,按照“‘十三五’煤炭消費下降率”18%計算,到2020年,河南省該行業煤炭消費量要控制在581萬噸。
對于581萬噸的煤炭消費總量目標,河南石油與化學工業協會秘書長蘇東認為該數量與實際需求量實在相差太遠。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按照“十一五”“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河南省布局了眾多現代煤化工企業,2017年,甲醇企業煤炭消費量約1400萬噸,乙二醇、聚甲醛、二甲醚等企業煤炭消費量約800-900萬噸,僅此兩項形成的煤炭消費量就超過4000萬噸。加上鹽化工、基礎化工、精細化工等,河南煤化工全行業煤炭消費總量應在4萬噸以上。
此外,蘇東還認為,2020年581萬噸的目標確定基數為2015年,而當時河南省部分化工企業尚未建成投產,還有一部分企業處于正常的停產檢修狀態,這些煤炭消費量未能進入基數統計,也造成了數據偏差,用煤指標過小。
“由于沒有用煤指標,企業想再擴大規模比較難,因此我們只能改變生產方式,讓現有裝置發揮最大效能,產生最大效益。”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總工李玉順說。盡管在行業“能效領跑者”評比中,該企業已連續七年蟬聯以塊煤為原料的合成氨企業第一位,其煤炭消耗控制達到全國領先水平,也依然沒有用煤指標。
李玉順進一步表示,由于用煤指標緊張,近期化肥價格上漲,對下游農業影響很大。而且化肥產業具有“常年生產、季節銷售”的特點,即農耕時節化肥需求集中,銷售具有季節性,但化肥生產沒有明顯季節性。所以,化肥產業必然保持一定的產能過剩,并不應將這種過剩視為化肥產業的弊端。
環保效果難被認可
河南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政策中,煤化工用煤指標的嚴格受限,王俊旭認為與環保政策的“一刀切”有關。盡管生態環境部多次強調嚴禁環保“一刀切”行為,要具體情況具體處理,但這一思路在地方政府的實際執行中卻很難實現。
“受大氣污染控制相關政策影響,只要用煤,不管我們的排放是否達標,都面臨隨時停產、錯峰生產的危險。而我們的排放標準實際上優于國家排放標準,生產過程中使用燃煤鍋爐所產生的氮氧化物、粉塵、硫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甚至可以達到比燃氣鍋爐更低的排放水平。”王俊旭坦言。
“2017年,我們已斥資10億元用于煤化工生產過程中的環保改造,而且目前所用技術也是國家提倡的潔凈氣化技術,但這些都不能保證寬松的用煤指標。”王俊旭表示,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下屬的新鄉中新化工,因為用煤指標問題已經停產兩個多月,每月損失兩千多萬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煤化工專家表示,將煤炭用做原料時,主要是在一定的溫度、壓力下,使煤炭與水等進行化學反應生成煤氣,進而生產化工產品,如化肥、甲醇等。在煤炭氣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煤氣是寶貴的原料,不會產生顆粒物和溫室氣體排放,對大氣影響較小,與燃料煤所產生的影響不可相提并論。
“鑒于原料煤和燃料煤對大氣環境影響的差別,建議在嚴控燃料煤消費量的前提下,合理制定原料煤的控煤方案。”蘇東呼吁。
指標放開“道阻且長”
原料煤與燃料煤究竟要不要區分?煤化工用煤指標是否該放開?
對此,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一位專家表示,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政策已經實施多年,但自去年起,受部分地區去煤化“一刀切”政策的影響,許多煤化工企業今年開始感受到用煤指標壓力,不僅在河南,全國多地都存在此類情況。
該專家表示,原料煤和燃料煤雖然都是煤炭,都面臨著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的雙重控制,但實際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既然在煤化工行業煤炭是作為原料使用,就不應該完全按照能源控制節奏要求,應該將原料煤與燃料煤分開對待。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顧宗勤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認為,由于環保壓力增大,各地紛紛出臺措施要求企業和園區減少用煤量,但“去煤化”必須分清楚原料煤和燃料煤。與燃料煤不同,原料煤進入工藝系統,主要是轉變為化工產品,外排的污染物數量很少,二者有本質區別,必須加以區分。
一位接近生態環境部的人士卻表示,從環保角度來看,河南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地區,該省多個城市位于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未來對造成大氣污染的行業只可能加強環保措施,不可能減弱。
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當前我國傳統煤化工面臨產能過剩形勢,產業也待升級,本身就是對空氣質量影響較大而受嚴管的行業。如果說真要放開煤化工用煤指標,也只有可能放開在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區域外,諸如煤制油、煤制氣等具有戰略意義的現代煤化工示范工程或項目的用煤指標,傳統煤化工放開用煤指標的可能性極小。
來源:中國能源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