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聚丙烯期貨在2月底正式上市。盡管對于此次上市,大商所表現得相當低調,但卻無損于聚丙烯火熱的交易情況。國內期貨市場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在日前證監會例行會議上,業內人士就指出了未來將有更多新型期貨品種及相關避險工具正待研發與上市。
2月28日,大商所聚丙烯期貨正式掛牌交易。相對于之前推出的'兩板(纖維板和膠合板)'、雞蛋和鐵礦石,聚丙烯期貨的上市可謂低調,在沒有任何揭牌儀式、也缺乏宣傳的條件下予以推出。
但盡管如此,聚丙烯期貨首日交易依然是一片火熱。28日全天,其所有合約成交量共計達到19.2萬手、持倉量3.9萬手。其中,主力1405合約成交量9.8萬手、持倉量2.1萬手。各合約與其上市基準價格相比漲跌互現,且價格波幅較大。
與大商所先前推出的'兩板'和雞蛋期貨相比,聚丙烯期貨'首秀'無論在成交還是持倉量方面都更高出一截,交投更趨活躍。在大商所近日公告中,也引用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趙志平的話,對聚丙烯期貨上市后的市場反映表示滿意。
事實上,去年一年時間里大商所已經推出了包括'兩板'、雞蛋、鐵礦石、焦煤在內四大類期貨,聚丙烯期貨是今年上市的首個品種,且根據其規劃,預計將繼續推出棉紗線期貨及燃氣類期貨品種等,其中,根據其研發流程,年內上市棉紗期貨是大趨勢。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期貨市場近年來發展迅速,品種覆蓋面遍及農業、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貴金屬、林牧業、石化、煤炭、橡塑等等,且至今發展勢頭只增不減。
上海期貨與衍生品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13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相關情況報告》也指出,去年,中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達到了20.62億手(單邊計算),同比增長了42.21%。在全國三大期貨交易所中,大商所、上期所和鄭商所分別以年7.01億手、6.42億手和5.25億手的成交量位居前列。
在28日舉行的中國證監會例行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也透露稱,2014年將會進一步推進玉米淀粉、果葡糖漿、原油期貨品種及相關期權、指數等新型避險工具的研發工作,未來中國期貨市場品種料將更趨豐富。
來源:鋼聯資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