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開始,聚氨酯產業鏈進入傳統旺季。作為原料的tdi受此利好,在低迷近半年的重壓下,市場終于迎來首次上調,掛牌價格調漲幅度在700~1000元(噸價,下同)。但受產能過剩、供應面充足的鉗制,tdi此次上漲恐怕走不遠。
聚氨酯產業素有春季和“金九銀十”兩波旺季。隨著天氣轉暖,下游電冰箱需求有所增加,同時海綿家具等行業開工率也開始回升,tdi旺季開始。上海巴斯夫3月上調tdi合同價報價21500元,而2月結算價僅為19800元。巴斯夫工廠的掛牌價一直是國內tdi市場的風向標,此次掛牌上調對國內市場起到了提振作用。甘肅銀光公布的3月銷售指導價,較2月上調700元,也為市場注入活力。同時巴斯夫4月有檢修計劃,3月對市場采取限供措施,進一步鞏固了廠家拉動市場的想法。
但產能過剩的陰霾并沒有散去,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也成為終端需求向好的阻力。
tdi近兩年產能增速過猛,2012年和2013年產能增長率分別為16.9%、6.02%,走向產能過剩。統計數據顯示,tdi產能今年還將增加46萬噸,2015年將在此基礎上再增加近20萬噸,總產能達到140多萬噸,過剩率將從2013年的34.3%增加到2014年的40.7%,乃至2015年的52.4%,產銷壓力有增無減。
來源:中化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