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項經濟數據表現疲軟,海外唱空聲再度響起之際,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釋放了官方的政策思路:戰術上主動作為,陸續出臺有力措施,確保經濟不跌出下限戰略上保持定力,不重啟大規模刺激,著力通過改革釋放市場活力。
馬年春節以來,中國經濟的表現引發各方擔憂。1—2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6%,較去年同期回落1.3個百分點。同期,中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7.9%,較去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1.8%,較去年同期回落0.5個百分點。多個國際投行近來紛紛調低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李克強在遼寧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聽取遼寧、安徽、浙江等省市官員匯報,了解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動向,明確官方的政策基調,穩定市場預期。
在李克強看來,雖然國內外經濟形勢目前依然錯綜復雜,但2014年中國經濟運行開局總體平穩。
這一判斷首先源于時點的特殊性。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告訴中新社記者,雖然多項經濟指標顯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在3月份進一步抬頭,但必須注意的是,一季度是一個很特殊的時點,在春節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相關數據不能正常反應中國經濟的運行狀態。
積極因素的顯現也是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的原因。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介紹說,前兩個月,從結構上看,鋼鐵、水泥等過剩產品增速回落,而航空航天、醫藥制造、電子通訊設備等行業均取得兩位數增長從就業來看,自2013年8月起,國家統計局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基本穩定。
李克強表示中國經濟的發展韌性和回旋空間很大,并強調“我們擁有去年戰勝經濟下行挑戰的成功經驗”。
事實上,早在3月份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李克強就曾對去年的“成功經驗”進行詳解: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擴大赤字,不超發貨幣,保障經濟運行不滑出合理區間,讓市場吃了定心丸。
李克強此番再提“成功經驗”并強調保持定力,事實上是在向市場明確,中國不會重啟大規模刺激。就像他在兩會后與記者見面時說的那樣,“我們去年在沒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況下能夠實現經濟預期目標,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
不過,保持定力的要求并不意味著對經濟下行壓力視若無睹。李克強表示將高度重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要主動作為,有針對性地陸續出臺相應有力措施。
這些措施首先體現在局部政策的調整。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指出,從目前情況看,如果2014年中國投資增速無法維持在20%以上,經濟或將出現下行。劉元春表示,未來,官方需要通過節奏和幅度上的調整,讓財政政策更好發揮作用。
穩定宏觀同時,放活微觀也是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關鍵一招。馬建堂透露,2014年前兩個月,中國普通大眾消費、網絡零售都取得了較快的增長,其中限額以上網絡零售的增長速度高達48%。
李克強在此次會議上兩次提到網購這一新興業態,并強調該控的風險要控,但也要給行業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不要總讓人覺得‘政府的手閑不住’,出現什么都要摸一摸,一不小心就壓制了新興業態,也壓抑了社會活力?!?/p>
而最為關鍵的措施則在于關鍵領域改革的推進。劉元春表示,目前經濟疲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市場乃至一些基層對改革下一步怎么走還不明確。因此,官方未來還需進一步明確改革思路,通過實質性的改革部署來提振市場信心。
來源:中國證券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