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四年前,巴斯夫推出了第一款發泡tpu(e-tpu)。這種材料被稱為infinergy,以巴斯夫的elastollantpu為基礎,通過創新的程序進行發泡。infinergy閉孔顆粒泡沫具有較低的體積重量,密度為每立方米110千克。經過標準成型機的加工,其成型部件重量為200至320千克/立方米,介于一般較輕的eps或epp與較重的彈性pur泡沫之間。在24小時內,它的吸水率還不到2%,斷裂伸長率在100-150%之間,這取決于密度,以及耐磨性和耐化學性的良好組合。
發展到現在,德國ergon公司是一家旨在為騎行者提供“完美人體工程學”的設計和工程的公司,通過巴斯夫與德國ergon公司之間的合作努力,e-tpuinfinergy材料正在自行車座革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事實上,這對合作伙伴指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自行車車座技術沒有發生過明顯變化,大多數的車型都遵循一個標準化的原則:鋼軌,殼體,填充,外皮。這種結構的缺點在于座椅殼體,作為座椅填充襯墊的下部結構,為了提供足夠的支撐性,必須要有足夠的剛性,但同時也會損失一定的舒適性。
ergon的研發團隊特別專注于這一方面,在他們看來,他們的團隊領導了具有人體工程學核心的革命性“雙殼技術(twinshell)”的開發。在夾層結構中,兩個殼體相互獨立,由一個高性能彈性體減震器(由巴斯夫infinergy材料制成)進行浮動裝置。下層的支撐殼體起到承重的作用,而上層的柔軟殼體支撐座椅的填充材料。
這種設計原則既增加了舒適性,也體現了全新的騎行人體工程學形式。由于將座椅殼體與支撐殼體隔離,所以車座可以隨著自然騎行蹬踏運動進行各個方向形變和輕微移位。優點是:系統地將優化了壓力分布,高效騎行的人體工程學設計,出色的減振性能和主動的背部保護。
同時,ergon公司的ergoncore材料也由infinergy制成。由于數以千計的輕質和高彈性泡沫顆粒,這種創新材料在減震和懸浮方面樹立了新的標準。據報道,高彈性優化了座椅區域的壓力阻尼。壓力脈沖一過,泡沫就會恢復原狀。即使在連續負載下,材料也能保持這種特性。因此,ergoncore可以確保直接的阻尼響應和最高的彈性,以及在最小的材料重量下的最大耐用性。這種e-tpu泡沫已經被安全和跑鞋領域的領先制造商成功使用。
來源:puworld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