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全新一代奧迪a8車型將裝配一套48v電氣系統,以此來達到節省能耗和提升動力的目的,該車將基于大眾集團mlbevo平臺進行打造。
真正的技術達人,對于“車用48v”這個名詞應該不會陌生。早在新奧迪q7發布之時,就曾提到過48v系統的量產應用。更早時的2013年,比亞迪發布的“綠混”本質上也屬于這一類別。然而所有這些,或發布之后“光打雷不下雨”,或量產后并未引進來到我們身邊,因此不少人對這一新鮮事物也逐漸淡忘了。
今年以來,尤其是上海車展上的一些展示,重新引起了人們對48v系統的關注。一方面,是高端的奔馳新s級,插電混動版將配備48v系統,它下一步來到我們身邊應該是沒懸念的。另一方面,比亞迪以外的自主廠商也在發布自己的48v系統研發和投入計劃。
那為什么大家都要拋棄以前的12v轉為48v呢?比如說空調,傳統汽車在等紅燈的時候,發動機處于怠速,皮帶驅動的空調壓縮機可以繼續工作,空調照樣制冷。
但是對于有啟停功能的車來說,等紅燈時需要轉換到電動空調,不然乘客就要忍受等紅燈或堵車的時候沒有空調的環境。一個電動空調壓縮機的功率最低要2.5kw,如果用12v伏供電,電網就難以承受,用48v就沒有問題了。此外48v一側還可以給主動懸架,電動轉向,電動暖風等供電。”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功率用電器有皮帶驅動轉變為電驅動,48v一側的大功率用電器將不斷增加。
在排放法規中,歐盟要求最為嚴格,到2020年百公里油耗要降至4l,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低至95g。顯然單純靠提高發動機的燃油效率達到排放目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汽車混動化,純電動化是最佳技術路線了。
純電動化雖然是汽車的終極目標,但是由于高成本以及續航問題,無法在短期內大量普及。
48v輕混系統相比高壓混動系統而言,成本更低,卻可以達到高壓混動系統(電池電壓>;100v)大部分節能效果,按照德爾福的測算,48v輕混系統是高壓輕混系統成本的30%,能達到高壓輕混系統70%的節能效果。
48v輕混系統的優點:
1.低于60v安全電壓,不需要采取額外的電壓防護,相對高壓混動系統,成本更低;
2.相對于12v系統,相同功率下工作電流只有1/4,損耗只有12v系統的1/16;
3.由于bsg/isg的電功率輔助,可以進一步縮小發動機的體積,進而降低排放;
4.可以將傳統發動機上的高負載附件電動化,比如空調壓縮機、冷卻水泵、真空泵等,降低發動機的負載,即使在發動機關閉的情況下,這些設備也能工作;
5.將車載電器工作電壓提升到48v,可以進一步降低損耗,同時可以降低線束外徑;
6.可以支持更大功率的車載設備。
7.可以渦輪電動化,進一步提高發動機的效率,并且不會有渦輪增壓器延遲現象;
8.bsg/isg點火時間更短,更低噪音和更小震動。
9.48v belt starter generator(bsg)容易替代原有的12v belt starter generator,無需大幅更改設計即可配套。
對于寶馬、豐田等廠商一直都將氫動力作為的終極目標,而電動車只是一種過渡產品這一觀點。雖然業界比較認可燃料電池是新能源的終極發展方向,但新能源的發展模式不一定非此即彼,因為燃料電池的時代何時到來,發展的速度目前很難預測。用“電氣化車輛”這個詞來表述新能源車更準確。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