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針對養老助殘等家庭服務需求,開發采用非特定人(si)的語音識別技術,識別各類語音,具有吸塵、人臉識別、血壓監測、老人跌倒報警等功能,可連接整個家庭的電子設備,通過紅外系統,學習各類遙控器功能,控制整體家電的智能家庭服務型機器人;針對外科微創手術自動化需求,開發基于視覺識別、虛擬力觸覺反饋能力、三維成像技術、計算機精確遙控技術的手術機器人,進行臨床實驗……
這是日前我市工信委發布的《天津市機器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中指出的,到2020年我市將努力率先突破的10類重大標志性機器人產品中的兩項,其他8項分別是混聯機器人、輕型協作機器人、高壓水射流除銹噴漆機器人、白酒行業用機器人、自動化柔性高鐵車身焊縫打磨系統、飛行機器人、水下滑翔機、教育機器人。
我市將利用未來三年時間,規劃籌建包含技術研究、高層次人才培養、產品檢驗檢測、信息咨詢等多功能的天津市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健全天津市機器人聯盟、協會、學會三位一體行業組織機制;打造全國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國際機器人博覽會(展會);完成機器人各方面服務人才培訓3000-0人次;培育以機器人及機器人零部件為主業的上市企業3-5家、全市機器人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省部級及以上)3-5項;實現機器人換人、智能工廠項目30-50項。
來源:北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