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搞農業不像過去了,沒有一定的機械裝備可玩不轉呢。”8月21日,溫嶺市宏旺農業機械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國聰介紹,他們合作社目前有拖拉機80多臺、收割機30多臺、烘干機15臺……“我們合作社具備每天提供收割服務1000多畝、耕田3000多畝的服務能力。”
據市農業局農機管理總站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推廣先進適用農機裝備2917臺(套),推廣軌道運輸機、農用植保無人機等新產品100多臺(套),農機新產品推廣數量全省領先。
“今年以來,我們緊密結合農業‘兩區’和‘一區一鎮一體’建設,大力推進農業‘機器換人’示范縣、示范鄉鎮(園區)、示范基地創建,并依托當地產業特色,圍繞若干產業全面擴大產業鏈各環節農機裝備普及應用,引進和示范基于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智能農機裝備,推動農業‘機器換人’向智能化、精準化方向發展。”市農業局農機管理總站站長陳豐平介紹,農機部門重點推進水稻、畜牧、西藍花、柑橘、茶葉等產業融合發展,落實15個農機農藝(牧藝)融合示范點創建,促進關鍵環節農機化技術的示范推廣。
以前,水果種植戶李海燕的果園每年光有機肥運輸一次就得雇用10多個工人,開支數千元。去年,他購買了山地單軌運輸機,大大降低了水果采收作業成本。“現在運送有機肥雇三四個工人就可以了,效果確實很好。”李海燕說。
農業領域“機器換人”步伐加快,全市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水漲船高。“我們倡導推動各類農機服務主體開展橫向聯合與縱向協作組建農機合作社聯社,集聚各類生產要素探索發展股份制農機服務公司、農機租賃公司等新型服務主體,大力推進集農機作業、維修、培訓等多功能的農機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陳豐平說,農機部門鼓勵因地制宜創新服務模式,推行跨區作業、合同作業、訂單作業等農業生產環節外包性服務和農機維修、銷售、培訓等市場服務。截至8月15日,全市水稻機械化種植面積33.6萬畝。
臺州添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從2012年開始從事植保服務,近些年服務面積逐年提升。“今年上半年,我們的服務面積就超過了2萬畝。”企業負責人徐潤統說。
農機增多,農機作業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據市農業局農機管理總站統計,上半年全市農機安全生產形勢繼續保持平穩,農機事故發生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財產損失四項指標下降幅度在全省居領先地位,沒有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較大拖拉機道路交通事故和農業機械死亡事故。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