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濱士:再制造產業發展展望

2024-05-14 17:04:51 來源: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4513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再制造是綠色循環經濟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國內外再制造產業發展基礎,中國的再制造產業發展應圍繞科技創新為本、全面建設再制造配套服務體系等,為再制造產業發展創造優良的環境,提供有力的支撐。

進入21世紀,保護地球環境、構建循環經濟、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話題。目前大力提倡的循環經濟模式是追求更大經濟效益、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和更多勞動就業的一種先進經濟模式。

再制造工程以節約資源、節省能源、保護環境為特色,以綜合利用信息技術、納米技術、生物技術等高技術為核心,充分體現了具有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的特點。再制造可使廢舊資源中蘊含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和利用,緩解資源短缺與資源浪費的矛盾,減少大量的失效、報廢產品對環境的危害,是廢舊機電產品資源化的最佳形式和首選途徑,是節約資源的重要手段。再制造工程高度契合了國家構建循環經濟的戰略需求,并為其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大力開展綠色再制造工程是實現循環經濟、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

中國特色的再制造工程可以簡單概括為:再制造是廢舊產品高技術修復、改造的產業化。中國特色的再制造工程是在維修工程、表面工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基于復合表面工程技術、納米表面技術和自動化表面技術,這些先進的表面技術是國外再制造時所不曾采用的。其重要特征是再制造產品的質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成本只有新品的50%,節能60%,節材70%,對環境的不良影響與制造新品相比顯著降低。先進表面工程技術在再制造中的應用,可將舊件再制造率提高到90%,使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質量性能標準不低于原型新品水平,而且在耐磨、耐蝕、抗疲勞等性能方面達到原型新品水平,并最終確保再制造裝備零部件的性能質量達到甚至超過原型新品,受到國際同行廣泛認同與關注。

(一)

在工業發達國家中,廢舊產品造成的危害暴露較早,相應的對策也較早提出和實施。

20世紀30至40年代,為了走出經濟蕭條的困境,最早的再制造產業雛形在美國汽車維修行業中出現。至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正式提出“再制造”。此后,其它工業發達國家開始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目前再制造在歐美發達國家已形成了重要產業。2005年全球再制造產業產值已超過1000億美元,美國的再制造產業規模最大,達到750億美元。近年來日本加強了對工程機械的再制造。至2008年再制造的工程機械中,58%由日本國內用戶使用,34%出口到國外,其余的8%拆解后作為配件出售。

歐美國家在再制造設計方面,主要結合具體產品,針對再制造過程中的重要設計要素如拆卸性能、零件的材料種類、設計結構與緊固方式等進行研究在再制造加工方面,對于電子產品,再制造的內涵就是對仍具有使用價值的零部件予以直接的再利用。如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對平板顯示器的再制造就是先將液晶顯示器lcd、印刷線路板pcb、冷陰極熒光燈ccfl等關鍵零部件進行拆解,經檢測合格后進行再利用。德國remobile公司對移動電話的再制造也是先拆解、再檢測最后再利用。

(二)

我國的再制造產業發展至今已經10年有余。在實踐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產學研相結合、既循環又經濟的自主創新的中國特色再制造模式。中國特色再制造模式注重基礎研究與工程實踐結合,創新發展了中國特色的再制造關鍵技術,構建了廢舊產品的再制造質量控制體系,保證了再制造產品性能質量和可靠性注重企業需求與學科建設融合,提升企業與實驗室核心競爭力注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促進國家循環經濟建設。

由于再制造使用的是經過長期服役而報廢的各種成型零件,其損傷失效形式復雜多樣,殘余應力、內部裂紋和疲勞層的存在導致壽命評估與服役周期復雜難測,再制造還要在保持廢舊零(部)件材質和形狀基本不變的前提下,采用高技術恢復原產品的尺寸標準、達到或超過原產品的性能指標、實現原產品的功能升級。同時也采用正規化、規模化的加工手段,因此加工工藝更為復雜。

再制造壽命檢測的核心是疲勞壽命,再制造質量控制的關鍵是裂紋控制,再制造的主要損傷形式是表面磨損。根據再制造產品失效特征和質量性能不能低于新品的標準要求,我國通過多年研究與實踐和不斷自主創新,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再制造技術。比如,自動化納米顆粒復合電刷鍍技術自動化高速電弧噴涂技術自動化微束等離子熔覆技術再制造無損檢測評估技術及其儀器設備,等等。

(三)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可從再制造產業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及未來趨勢兩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對再制造產業發展進行展望。

其一,中國再制造產業發展的工作思路。從國內外制造及再制造產業的發展歷程看,“技術產業化”是一個普遍的發展模式,我國的再制造產業在這一環節上采取的企業試點模式,其總體上是分散化運作,產業集群能力明顯不足。鑒于再制造產業有其獨特的技術和相應的政策法規環境,因此建設再制造產業基地或園區就成了再制造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模式。這一模式總體遵從“技術產業化、產業集聚化、集聚規模化、規模園區化、園區科學化”的建設理念,既可以有效地彌補當前再制造產業企業試點模式的不足,也可以帶動多支點產業的發展。通過再制造產業基地的建設,進一步加速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步伐,著力提升工業核心競爭力,切實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實現制造和再制造產業的協調發展。

第一,按照國家有關部委的部署,優先推進重點領域的再制造。一是大力發展工程機械、機床、電機等再制造。引進國內外有實力的企業投資裝備再制造,發展機床、工程機械、工業機電設備、鐵路機車裝備再制造。二是大力發展電子及辦公信息設備再制造,突破各種制約瓶頸,擴大產業化規模。

第二,科技創新為本。國內再制造產業發展,要靠科技支撐及創新。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并積極爭取國家的科技扶持資金,加強與國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組建再制造重點技術研發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圍繞再制造產品設計技術、舊件性能評價、經濟環保的拆解和清洗、微納米表面工程、無損檢測等技術的研發,再制造產品安全檢測等方面進行研發和創新。二是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千方百計構筑人才高地。要加強與國內高校的合作,加大高層次、復合型、創新型再制造人才的培養力度,充分發揮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方面的資源優勢,加速教育和科技產業的集聚和整合。

第三,全面建設再制造配套服務體系,為再制造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是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在再制造產業基地建立良好的再制造經營環境二是依托產業優勢,完善再制造產業鏈三是把再制造產業所需裝備作為再制造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發揮機械裝備制造業優勢,大力發展再制造裝備研發和生產,逐步形成再制造關鍵設備生產研發體系四是發揮區位以及物流優勢,與國內外原廠生產商合作發展逆向物流,建立再制造產業發展所需的工程機械、機床、廢舊汽車零部件等逆向回收物流體系,形成適應再制造產業發展所需的舊件收集能力五是在企業現有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適應再制造的管理體系要求六是強化安全、環保和職業健康工作,建立嚴格的再制造環保安全保障體系七是加強領導,完善配套政策保障體系。同時,盡快制定和落實涉及再制造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為再制造產業發展創造優良的軟環境。

其二,中國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未來趨勢。根據再制造的技術特點及產業發展特點,未來中國再制造的發展將在以下產業領域展開。

一是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工程。中國作為汽車制造和使用大國,推進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工程產業化勢在必行。

二是機床再制造工程及其數控化升級。目前,我國各類機床設備保有量約550萬臺,居世界第一,數控化率不到3%,役齡超過10年的傳統機床占60%以上,未來5至10年將有大量機床面臨淘汰。機床再制造作為一種基于廢舊機床資源循環利用的機床制造新模式,在我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對于實現我國廢舊機床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工程機械、農用機械、礦山機械再制造工程。我國是工程機械、農用機械和礦山機械的使用大國,設備保有量大,品種多。此類設備多是由于重載而導致零部件表面磨損、腐蝕和斷裂而失效報廢。在上述設備中實施再制造工程可顯著提高設備的使用年限,獲得節能、節材、減排效果,從而創造巨大社會經濟效益。

四是廢舊電子電器產品再利用與資源再生。廢舊電子電器再制造與資源再生是我國資源再生產業面臨的新問題,國家相關部門從不同的角度正在修訂和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在規范該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從2003年起,國家發改委開展了回收利用試點,建立廢舊電子電器的拆解處理示范廠,以期引導我國廢舊電子電器再制造與資源再生行業的發展。一些地方也出臺了有關文件,規范電子廢料的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為電子電器產品的再制造提供了法律依據。

五是重大技術裝備再制造工程。能源、化工、冶金、電力等行業的重大技術裝備再制造工程的產業意義重大。可以瞄準冶金重大技術裝備中的高爐渣口、風口、軋輥、熱軋工具、水壓機油壓柱塞,石油化工重大技術裝備中的高溫高壓反應容器、裂解爐管、大型儲油設施,火力發電重大技術裝備中的汽輪機葉片、缸蓋、磨煤機零部件、鍋爐“四管”,水力發電重大技術裝備中的水輪機葉輪,以及風力發電機、燃油發電機、太陽能發電機的關鍵零部件開展再制造工程。(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濱士)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濱士:再制造產業發展展望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 久久国产热精品波多野结衣AV|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自慰| 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老司机午夜网站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二区|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韩国无遮挡三级久久|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久久午夜福利电影|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2021国产精品午夜久久|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久久精品国产半推半就| 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23百花影院| www性久久久com| 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ww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a毛片久久免费播放|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