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云報道今天(11日),第七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在海軍工程大學拉開大幕。上天下海的“哪吒” 、新穎別致的“機械魷魚”……各式各樣形態不一的航行器,同場競技一拼高下。
作為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的競賽,由中國科協和國家工信部指導的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被稱為業內的“奧斯卡”。今年首次選擇在湖北召開,吸引了全國50所院校共570件作品參賽,參賽單位和項目數量創歷史新高。
海軍工程大學學生張鈺及其團隊自主研發的參賽作品“水下無人自穩運載航行器”,外觀采用3d打印制造飾以海軍迷彩,一米五長的身形屬于參賽作品中的“大個子”。為了應證它在水下的高搭載量,現場托起了潛水員運送至岸邊。
同場競技的還有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團隊能“上天下海”海空兩棲無人航行器——哪吒。省去傳統航行器需要船只運輸投放的環節,“哪吒”可以直接飛到指定水域上空,從小飛機模式轉變成航行器模式入水作業。
不僅功能強大,參賽的航行器的形態同樣新穎別致。由上海海洋大學學生制造的仿生航行器——“機器魷魚”模仿魷魚在水中的運動方式,用尾鰭的搖擺控制航行方向,用觸足的伸張運動推助前進。由于功耗是其它傳統航行器的十分之一,所以噪音低,利用這個特點可以近距離引導魚群,進行漁業資源的監測。
風浪不停、搖擺不定的海面上,如何能快速精準地瞄準目標進行射擊?這不僅僅是當代海軍要解決的技術難題,今天參加“遙控船打靶”比賽項目的同學們也嘗試著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海軍工程大學大賽會務組張志強介紹,這是結合海軍特點今年新增的比賽項目,同學們所做的這些設計以后或將應用在海軍的艦炮及其它武器設備上。
突出軍民融合特色,根據大賽日程,明天(12日)將舉辦軍民融合智能科技論壇。
來源:湖北網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