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8月11日,nba官方公布了2018-2019賽季的nba常規賽賽程。新賽季將于10月17日開始,當天安排了兩場比賽,分別是76人vs凱爾特人,勇士vs雷霆。
而包括圣誕大戰的安排,重點賽事的時間點等細節也都塵埃落定。整個新賽季常規賽將于2019年4月11日結束,共歷時176天。
nba不斷給球員減負的理念又一次體現在賽程上,2018-2019常規賽,平均每支球隊只需要進行13.3次背靠背比賽,創下nba歷史新低。上賽季這個數字是14.4次,2015年這個賽季高達19.3次。
那么nba的賽程究竟是如何安排的?聯盟是怎么做到每年都給球員減負?
【2014年 溫尼克一人一電腦時代終告結束】
前nba高級副總裁溫尼克
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里,nba的賽程定制都由nba高級副總裁溫尼克一個人和一臺電腦完成。而制定賽程這份工作,可絕不簡單。
首先,只要遵循nba對各支球隊比賽的基礎安排。即每支球隊需要與分區的另外四支球隊各打4場;每支球隊在需要和分區之外,所屬聯盟(東部或者西部)的6支球隊各打4場;每支球隊需要與分區之外所屬聯盟的其余4支球隊各打3場;每支球隊需要與對立聯盟的球隊各打2場;沒5年,和所屬聯盟打4場的6支球隊會進行輪換。
其次,nba官方對于賽事會有一些特定的要求,比如圣誕大戰,全明星賽,ncaa決賽不安排比賽等等。
第三,溫尼克會提前收集各支球隊主場的日程安排,球隊可以提供三個希望在比賽的日子,不管是因為市場推廣,提升票房或是城市宣傳都可以。
第四,考慮到東西部交手時的長途旅行,如果一支球隊連續8-10場無法在主場比賽(球隊主場場館有其他用途),那么他們比較適合飛往另外一個聯盟比賽。
最后,就是要避免極端情況的發生。比如盡量避免五天四賽,十二天八賽這種艱難的賽程,也要盡量的減少球隊的背靠背比賽數量。哪怕在nba賽程最艱苦的時候,也不能讓任何一支球隊單賽季打超過23場背靠背比賽,和4次五天四場的賽程。
將這些條件都輸入電腦,剩余的比賽,則由電腦來進行隨機抽取。曾經有人在采訪溫尼克的時候對這項浩大的工程表示好奇,并希望溫尼克能夠介紹一下自己的團隊。
“團隊么?有啊,這個團隊就是我。”溫尼克如是說。
停了一會兒,他又加上一句:“也許,還要算上一套電腦軟件。”
當然,電腦軟件其實非常重要,電腦的計算不僅僅能夠避免一些人力可能出現的錯誤,而且還從很大程度上減少溫尼克的工作量。從1984年接下這項工作至2014年,溫尼克一直是一個人在安排賽程。溫尼克先生很懂得苦中作樂,他將安排賽程這項工作戲稱為“拼圖”,溫尼克還表示,當一切都完成的時候,自己的這份成就感無以倫比。
的確,看到30支球隊,171天的賽季(上賽季之前),1230場常規賽有序的被擺放在一起,溫尼克的成就感可想而知。
【一條規則成賽程參考標準 人工智能更多介入】
新賽季諸強爭霸
隨著時間的流逝,1984年就已經開始這份工作的溫尼克逐漸年事已高。2014年,nba為了感謝溫尼克30年來的杰出貢獻,將其升為nba高級副總裁,安排賽程的具體工作交給溫尼克手下的一個工作小組處理。連續30多年的燒腦后,溫尼克總算長出一口氣。
新的小組由nba負責電視廣播事務的高級副總裁湯姆-卡雷利和負責籃球戰略和分析事務的高級副總裁埃文-沃舒牽頭,成員還包括了伯格霍思安,杰尼-李和郝萌(音譯)等人,而在現在新科技和更長的常規賽賽程的幫助下,指定賽程和以前已經有了一點不同。
如今nba賽程的定制主要遵循的是fte規則。
fte規則即fresh,tired和even,即新鮮性,疲勞性和平均性,這是nba如今考量賽程的重要因素。這個規則一般來說是nba的內部參考標準,很少對外公布。舉個例子,如果一支球隊進行背靠背的第二場比賽,另外一支球隊則已經休息了好幾天,那么這兩支球隊的狀態對比就是f-t。nba致力于減少這種情況出現的比例。
同時,nba的賽程定制團隊從2017年開始就沒有征集每支球隊的預先希望的主場比賽日,他們會考量每一個可能的日期,并用了更加廣角的視野來觀察。
在人工智能和電腦技術越來越發達的同時,電腦軟件更多的加入到賽程的指定中來,如今丹佛一家公司的軟件有效的幫助nba團隊進行賽程編制。但是nba依然沒有將所有的工作交給人工智能算法來完成,nba堅持使用人工干預的方式來設立賽程,而不是完全由電腦操作。
從2017-2018賽季的調整來看,這個策略是成功的。更長的賽季讓那些艱苦的賽程進一步減少,不僅對球隊和球員有利,也增加了球迷觀賽的體驗。
【特殊要求讓人頭疼 賽程制定者希望nba更有競爭性】
國王主場
其實在nba賽程制定中,上面這些格式化的東西相對來說比較好完成,真正讓人頭痛的是球隊的一些特殊要求。
nba球館各個造價不菲。以本賽季國王的新主場黃金1號球館而論,國王新老板斥資5.57億美元建造這座球館。5.57億每年就進行40多場比賽?那就不是資本家干的事情,也許連世界最慷慨的慈善家都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nba的各個球館,除了進行nba的比賽,其他時候也基本上都處于使用狀態。以最著名的麥迪遜廣場花園球館而論,他們舉辦的活動包括展覽會,時尚發布會,冰球比賽等多個類別。
就連電子競技也會來分一杯羹,比如2016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分別在麥迪遜廣場花園和湖人主場斯臺普斯中心進行。在lol全球總決賽進行的時候,尼克斯,湖人和快船的主場比賽就只能靠邊站。
由于每年每個場館,每個城市遇到的情況都不同,nba對于賽程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對于溫尼克來說,每年都是在進行一個新的挑戰。當然,聯盟中有30支球隊,眾口難調,不管怎么安排賽程,肯定會有人抱怨。
有趣的是,有時候球隊的抱怨,就連他們自己都沒弄明白怎么回事。
溫尼克講過一件趣事,在2011年的時候,湖人和快船抱怨他們在2月的主場比賽太少。但是看看那個月的賽程,斯臺普斯中心要舉辦為期10天的格萊美,要舉辦為期7天的全明星周末。還要給兩支球隊安排很多主場比賽?這怎么可能。
卡雷利感嘆說:“我們得不到分數,我們也不會贏球或者輸球,這很好。我們的底線,不管是主要目標,次要目標或者其他的目標,都和比賽相關。我們的目標是盡我們所能來制造對nba球隊來說最具有競爭性的賽程。”
【兩個月后檢驗結果 寬松賽程將帶來更好體驗】
從上個賽季的情況來看,這個新團隊經過了三年的磨合,已經完全有能力接過溫尼克的接力棒。
相信隨著人工智能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安排賽程這項工作必會越來越輕松。像溫尼克那樣沒有軟件輔助,光靠人工來一個人完成整個賽季賽程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2018-2019賽季的賽程究竟如何?
還有兩個多月,球迷們就能通過比賽來感受了。
來源:騰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