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河鋼集團北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嘉吉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基差貿易協議。河鋼集團、嘉吉公司達成200萬噸鐵礦石基差貿易的總體框架協議,在今年7月至12月先開展60萬噸貿易。
基差貿易是通過“期貨價格+升貼水”的方式確定雙方最后交易價格,是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中常見的套保貿易定價方式。此次,雙方簽訂的基差貿易合約是目前國內鐵礦石市場規模最大的一筆基差貿易合約,合作采取“定量不定價”的方式,約定每月交貨量和點價方式。
“從實際效果看,河鋼集團于7月末完成首筆點價交易,利用當前美元匯率高、以美元計價的長協貨物價格高于港口現貨價格的機會,通過銷售美元長協貨物,基差點價回購港口現貨,降低采購成本200余萬元。”河鋼集團副總經理劉鍵介紹。
當前鋼鐵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行業規模日趨增長,生產工藝越發標準化,原料成本的控制和風險管理對經營結果的影響不斷凸顯,基差貿易在管理市場風險的優勢得以顯現。
在簽約當日召開的鋼鐵原料基差貿易座談會上,與會嘉賓表示,基差貿易具有鎖定成本或利潤的優勢,滿足貿易雙方靈活多變的談判需求。企業可結合實際情況,擇優成為基差制定方或點價方,選擇靈活的點價期與交貨期,促進全產業貿易模式優化和完善,為鋼鐵企業進行風險管理、利用期貨工具拓展經營模式提供了新路徑。
“基差貿易為賣方鎖定銷售價格、進而鎖定利潤,同時也提供新的銷售途徑;對買方來說可以有效避免了基差風險,利用期貨價格波動特點獲得當日低價,有效降低采購成本。”本鋼國貿期貨貿易部副部長孟純指出。
寶鋼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基差交易是給鋼廠或行業參與者提供新選擇,具體采用基差貿易或其他衍生工具需要結合自身的業務,包括風險制度設計、具體體系設計等。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