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廣電全媒頭條】沈陽廣電攜手新松機器人——藝卡智能移動拍攝系統填補國內空白
2018-08-08 19:29來源://
原標題:【沈陽廣電全媒頭條】沈陽廣電攜手新松機器人——藝卡智能移動拍攝系統填補國內空白
這是一次顛覆想象的旅程
一場跨界融合的行業奇跡
是國內首個智能機器人
“攝像師”
...
創造始于想象,科技引領未來。那些曾經科幻的、虛擬的、不可思議的東西,如今都在加速度走進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科技飛速發展創造的奇跡。
而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一個廣電家族里的新發明。
“沈陽智造”彌補國內空白
跨界融合創造行業奇跡
沈陽廣播電視臺與新松公司強強聯合
打破智能拍攝設備國外壟斷
為想象而來,又超越想象!
8月8日上午,藝卡智能移動拍攝系統展示會正式開始,全國20余家媒體聚焦沈陽廣播電視臺,共同見證一個廣電家族里的新發明在沈陽誕生!
它將融入全民的電視、電腦、手機屏,它在智慧廣電領域具有劃時代意義,它有一個可愛的名字——藝卡。
藝卡,是國內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移動拍攝系統,填補了這一領域的國內技術空白,推動了廣電拍攝技術的智能化升級。
“藝卡”是國內少見由廣播電視臺與企業聯合研發的高新技術產品,沈陽廣播電視臺利用自身資源,結合“廣電+合伙人”戰略,與國際頂尖機器人公司—沈陽新松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實現戰略合作,共同打造強大的研發技術團隊,具備智能拍攝領域的深入開發能力,并進行業務延展,取得技術研發成果,產品研發還得到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的支持。
藝卡身世卓越,它身上流淌著新松復合機器人技術的血液,而它帶來的是智能移動拍攝的全新革命。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藝卡的神奇技能。針對廣電實操的需求和目前的技術短板,“藝卡”主要聚焦五種功能:
(請看視頻了解藝卡五大亮點)
1
【精準拍攝】
藝卡擁有遠勝于手動拍攝的精準度。針對流程化鏡頭,藝卡每次都會按照固定的軌跡運動,誤差小于0.02mm,極高的精準性、定位性、平穩性,讓很多人類無法完成的高難度鏡頭都可以在藝卡這里實現。不僅如此,藝卡可以將畫面進行實時存儲、隨時調用、場景縫合,營造穿越時空的高科技觀感!
2
【人體跟蹤】
藝卡,可以讀懂萬千不同的面孔,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追隨你,伴你前行。這就是藝卡的人體跟蹤系統,通過場景編排+路徑規劃+人體跟蹤,藝卡可以輕松鎖定目標,同時能以人類無法想象的角度,輕松完成以目標人物為中心的動態畫面追蹤拍攝。
3
【無軌移動】
突破束縛,自由移動。這恐怕是所有攝影機器人的夢想!而藝卡實現了!藝卡,完全擺脫了軌道的束縛,它的agv移動系統可以遵循不同程序設定,實現同一地面平面內的任意移動,而且所有運動軌跡可以精確到毫米級別。
4
【微距拍攝】
微距世界,如夢如幻,但是,微距之下,一切都被放大,包括我們抖動的手。想要在快速移動之后進行微距拍攝,更是人類攝影師無法企及的。在這一點上,藝卡,再次展現了它的獨特魅力。即便近距離的移動,也絲毫不用擔心,因為完全沒有搖晃或抖動,超級精確。
5
【高速旋轉拍攝】
旋轉、跳躍,這樣高難動作,會暈的是攝像員。這是人類的瓶頸,卻是藝卡的超能力。在高速旋轉改變拍攝物體情況下,如果手動拍攝,光是做到畫面穩定、高速的鏡頭移動,已經是相當困難了,更不用說如何快速找到新目標準確對焦,而藝卡,最快轉換角度可達每秒265度。而且即便360度移動,藝卡也能精確地完成拍攝。
8月7日,國際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來到沈陽廣播電視臺接受媒體采訪并現場演奏,郎朗的精湛琴技,被藝卡全程記錄。8月8日沈陽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王牌欄目《沈視早報》,播出了郎朗的演奏片段,這也是藝卡拍攝的內容首次在電視上呈現。以此為起點,藝卡將在沈陽廣播電視臺各頻道、各欄目大規模應用。
(郎朗演奏片段)
未來,沈陽廣播電視臺必將進一步布局廣電人工智能領域,根據機械臂不同的種類特點,可研發小型機械臂、協作機械臂、大型工業機械臂等型號的拍攝機器人;也可根據不同的使用環境研發桁架拍攝機器人、水下拍攝機器人、甚至于無人機+機械臂拍攝機器人。將來還會將“寫稿機器人”、“主持機器人”等逐步應用到廣播電視內容創作和傳播過程當中,實現廣電新聞采編和節目制作的智能化生產與呈現,向智能媒體、智慧廣電方向邁進。
展示會結束后
沈陽新松總裁曲道奎接受采訪
一場顛覆想象的旅程已經從這里開啟!8月22日,birtv2018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展覽會,9月1 日,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藝卡將站上世界的舞臺,展現沈陽智造的能量,展現智慧廣電的魅力。
此時此刻,藝卡,羽化成蝶!
過去未去,未來已來!
消息來源:沈陽公共頻道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閱讀 ()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