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考察豐田汽車,期間豐田所展示電動化、智能互聯化相關成果表明,汽車產業的轉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尤其是在豐田的電動化戰略中,豐田堅持“尋求燃料多樣化”的原則,從實現“擴大電能利用”和“氫能源社會”兩個方面開展技術研發工作。按照目前的規劃,豐田在不斷改善傳統動力總成技術外,將繼續堅持以混合動力技術為核心,推進電動車ev、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燃料電池車fcev等各種新一代汽車的研發。
純電動:實現搶攻
在逐步確定新能源技術路線的同時,豐田力求攻占電動化汽車革命的制高點。
2017年,豐田電動化銷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52萬輛,同比增長8%。這標志著豐田不僅朝著去年公布的“2030年電動化汽車銷量達到550萬輛以上”這一目標切實推動電動化汽車的普及,還提前3年達到了豐田“環境挑戰2050戰略”中提出的“到2020年為止年銷量150萬輛”的目標。此外,自1997年普銳斯以來,電動化車型的累計銷量達到1147萬輛,根據計算co2減排效果達到9000萬噸以上。
豐田副社長、動力總成公司負責人寺師茂樹表示:“僅僅20年,電動化車型的年銷量便從不足輛的規模發展到超過150萬輛。這一成績不僅證明了豐田電動化車型的質量、耐用性和可靠性,還為面向推動電動化車型的進一步普及而建設量產體制以及動力總成多樣化奠定了基礎。”
最近,豐田對外發布了新一輪計劃:到2020年左右,將在全球市場推出10款全電動汽車,并在2030年旗下的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的年銷量達到100萬輛左右。豐田表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投資約130億美元(約886.444億元人民幣),用來開發和制造電池。豐田將首先在中國推出純電車型,接下來是日本、印度、美國和歐洲。豐田預計,到2030年,電動車將占其全球銷量的一半左右,屆時再計劃每年銷售450萬輛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同時,作為全球第二大的汽車制造商,豐田將大幅提高更強大電池的生產能力,為此需要盡快加快電池開發的步伐。豐田表示,該公司及其合作伙伴松下(panasonic)正在考慮開發下一代電動汽車電池,包括固態電池,同時還與馬自達(mazda)和鈴木(suzuki)合作開發電動汽車。
氫燃料:終極目標
秉承務實的態度和研發思路,以及戰略目標的持續推進,豐田所表現出的并不是僅僅從節能環保的角度著手,而是早就有了戰略轉型的長期準備。所以,當豐田“mirai”氫燃料電池車問世時,有人說,豐田已經捏住了汽車命運的咽喉。盡管這是一句比較夸張的比喻,但豐田在的研究上確實超越了歐美,并撬動了東西方汽車格局的改變則是不爭的事實。
就在李克強總理考察了豐田的氫燃料電池車mirai之后,一時間掀起了業界對氫燃料電池的熱烈討論。mirai翻譯過來就是“未來”的意思,其最大亮點就是名為tfsc(toyotafcstack)的動力系統。mirai的動力來源并不是熱能,而是電能,電能的來源是氫氧原子發生化學反應時,原子中的電子移動產生的。這套動力系統沒有燃油發動機、變速箱以及鋰離子電池堆,它是將氫氣與氧氣結合產生的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mirai是一輛真正意義上做到零排放的汽車,它的出現更像是重新定義了新能源。
從最早2014年12月在日本出售的mirai,隨后2015年秋季豐田向美國和歐洲出售,mirai的銷量也在不斷攀升。2015年銷量為700輛,到2016年的約2000輛,再到2017年的約3000輛。隨著銷量規模的提升,豐田在氫燃料電池車使用終端也進行了布局。
對于豐田來說,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豐田汽車自然不想錯過。為了能夠在中國推行燃料電池車,在去年10月底,豐田在中國常熟啟動氫燃料電池車“mirai未來”的實證實驗,并且豐田在華首個加氫站落地常熟。
為了實現氫燃料電池車的大規模普及,豐田計劃在2020年前后將mirai、氫燃料電池大巴等氫燃料電池車的銷量擴大至每年3萬輛以上。為了實現這一與目前年銷量3000輛相比10倍以上的增長目標,豐田將擴大fcev核心零部件氫燃料電池堆及存儲氫氣的高壓儲氫罐的生產能力。
移動出行:就要“自由”
即便豐田已經實現了汽車轉型的終極目標——氫燃料電池車的商品化,但仍然在探索工業化的規模生產如何適應智能化環境下的使用場景,包括智能駕駛在內。
在今年1月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豐田正式展出可用于移動、物流、產品銷售等多用途的移動服務(maas)專用新一代電動汽車(ev)“e-paletteconcept”。豐田宣布,今后將開放車輛控制接口,可搭載其他公司開發的自動駕駛控制組件;在移動服務平臺上公開服務供應商所需api;初期合作伙伴有滴滴出行、亞馬遜、必勝客、馬自達、優步等。聯盟伙伴將從前期企劃階段開始參與,通過實驗車輛共同推進實證項目。
據豐田汽車公司常務董事山本圭司介紹,目前e-palette分為ssize、msize、lsize三個型號,s為最小款,2倍就是m,3倍就是l,只能延長,不能變寬,最大長度就是l碼,不是無限延長。三種型號中,s用來實現共享汽車服務;m用來零售,或為必勝客這樣快餐進行食品配送;l將用于運輸物流行業,并且具體車型會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進行開。值得注意的是,三種型號除了自動駕駛,均可進行人工駕駛。在續航方面,以msize為例,e-palette時速60公里,電動續航里程300公里,目前更適合在大型城市運行。“未來e-palette可以通過搭載發電機或fc燃料電池技術,提升續航里程。”山本圭司表示。
據悉,豐田研發的e-palette自動駕駛電動車將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提供更加豐富的出行模式。“e-palette”電動車通過搭載人工智能(可進行人類情感識別和偏好預測,并進行對話)的“concept-愛i”行駛演示,可以為運動員提出全新移動體驗模式。同時,該車內部沒有駕駛席,搭載的是豐田之前研發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guardian”,以確保行車安全。除了這款自動駕駛的電動車,豐田還將為東京奧運會提供超過3000輛官方乘用車,包括燃料電池汽車mirai和燃料電池巴士sora。山本圭司表示,2022年之后e-palette會真正實現市場化投放,豐田將協同供應商共同實現l4級自動駕駛。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