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8月底,滬深兩市及香港上市的24家整車類上市公司半年報已經公布完畢。11家整車企業實現凈利潤增長,而13家整車企業則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業績虧損的有6家,上市車企業績緣何“冰火兩重天”?
眼下,旗下是否擁有合資資產,已經成為上市整車企業業績劃分的重要界限。綜合各家企業半年報數據顯示,11家增長的整車企業中,上汽集團、長安汽車、廣汽集團主要依賴于合資品牌的貢獻。
上汽集團的半年報披露,其業績增長主要來源于旗下合資企業上海大眾、上海通用及其他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長安汽車則同樣受益于合資企業的增長,長安馬自達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1698%,達到了4.1億元。而2014年上半年實現了凈利潤強勁增長41.6%的廣汽集團,其業績增長也與旗下日系合資車企的強勁復蘇關系密切。
然而,對于13家業績下滑的整車企業來說,由于缺少合資品牌這一優質資產,日子就顯得不太好過。今年上半年,曾經多年保持增長的長城汽車,由于旗下轎車板塊銷售下滑等原因,實現凈利潤39.54億元,同比下跌了3.3%。同樣,吉利汽車也在自主品牌市場下滑的大勢中難以獨善其身。上半年,吉利汽車實現營業額101.58億元,同比下跌32%。另外,2014年上半年,比亞迪凈利潤下滑15.5%。受到行業自主品牌市場下降和節能車補貼政策變化影響,比亞迪汽車銷量同比下降約27%至約18萬輛。
而在30家發布了2014年中期報告的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中,近八成企業營業收入出現不同程度增長,16家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幅度超過10%。而營業收入同比下跌的8家企業中,絕大多數跌幅均在10%以內。從凈利潤來看,同樣有近八成的企業實現增長。
華域汽車依然領跑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排行榜,原因在于其切實保障配套供貨,不斷深化降本增效。今年上半年,福耀玻璃加大國際化發展戰略步伐,國外市場實現收入同比增長15.84%,市場占有率繼續得到提升。
另外,自今年以來,車用柴油行業全面進入由國三向國四產品轉型的時期,導致市場銷量持續低迷,這對相關上市公司的上半年業績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此外,鋼材、橡膠等原材料市場價格的波動與大部分汽車零部件企業收入息息相關。李永鈞
來源:新民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